南京雨花区特大火灾之后,国内其他城市纷纷跟进整治电动自行车,从变更停放位置到集中火力,严查各种违反交规的行为。

南京的大火令人痛心,其他地方引以为鉴,提前防犯,是正确的做法,但防犯的方向仍然值得商榷。

根据公开的资料,电动车频频起火,大部分是由于使用了不正规的锂电池。为何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杜绝这些危险的产品流入用户手中?事故车主本身也是不规范产品的受害者,谁愿意冒着性命危险使用随时会起火爆炸的车辆呢?如果锂电池真的不安全,为何不强制使用安全的铅酸电池?

在现有条件下,规范停放位置是必要的,但只有从生产源头上杜绝危险产品,才能够更根本上解决问题。

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遵守交通规则的管理,同样是应做的事情,但前提条件是,道路配套的情况必须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汽车为例。汽车往往十分遵守交通规则,原因有二,一是路道畅通,城市道路上大部分的路权,都是给汽车保留的;二是处处有监控,一旦违规会收到罚单。

这两方面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汽车也无路可走,或者路况太过恶劣、拥堵,车主就只能被迫无视交规,乱闯乱走。同样,如果某些路口缺乏监控,开车的人同样有较大的冲动无视交替,便宜行事,与行人或自行车用户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是,汽车如果无视交规,多数情况下会致他人于险境。而行人与自行车违反交规时,往往只是以身犯险。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此前交警往往集中火力于汽车身上,因为汽车与行人所能够构成的危险,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回到刚才的问题,要让电动自行车完全遵守交通规则,其实完全可以参考对汽车的管理,一是提供路权,二是借助电子系统自动管理。

现在的技术条件如此先进,记录违规和收取罚款轻而易举,根本不必派交警去把车主拎下车来按倒在地,这样子工作量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实说,大部分城市里的道路,只有汽车和行人的路权,往往缺少自行车道。即使有,也是断断续续,坑坑歪歪。而这正是电动车主往往走到机动车道两侧的原因,就和高速塞车时,许多汽车会占用应急车道,道理是一样的。

在缺少路权的情况下,苛求规则,其实是勉为其难。更不谈其他许多奇怪的限定:根本用不着却必须有脚踏;禁止加后视镜;禁止加挡风;禁止载人等等。

根据官方的数据,全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约3.5亿辆,这意味着3.5亿人,甚至实际上是5亿左右的出行需求。也许是接送孩子,也许是地铁接驳,也许是近距离通勤,也许是快餐外卖。

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拥有汽车,也并不是所有应用场景,汽车都能够适配。如果这5亿需求全部变成汽车,那么现有路面宽度再扩大三倍,也无法容纳得下。说到危险和拥堵,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和伤亡,都是汽车制造的;几乎所有拥堵,都是汽车制造的。但从来没有人认为应该禁止汽车。

如果这5亿人的出行需求竟然是正当的,那么也许应该更全面、合理地去解决问题,以减少风险。比如改变生产源头,比如更多的道路资源调配。而不是进行暴民式的歧视、驱赶和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