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山西运城一问界M7车辆高速追尾后起火致司乘3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4月29日,事故家属发布最新声明称,“感谢好心人第一时间破窗并开门救出我的亲人,虽然已经因为车辆碰撞失去生命,逝者已安,希望大家忽略或删除网上种种不实报道和内容,也希望大家不要再打扰我和我的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界M7起火虽然是华为和赛力斯的公关危机,却可能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转折点。在燃油车时代,115km时速的车,出事故致死,会有人去找车企问责吗?之前也有一些个别事故,去质疑气囊、门锁等设计是不是存在缺陷,却极少能证明就是车厂问题,从而得到赔偿的。燃油车时代,车是你自己开的,事故又不可重复,大多数车主自己承担所有责任。随后特斯拉来了,在前两年沸沸扬扬的刹车失灵案件中,虽然好多车主都把疑点落在特斯拉汽车上,但是几个官司下来,特斯拉毫发无损不说,车主还反被起诉。现在山西问界M7起火事件,这两天媒体酝酿发酵,有意思的是,矛头都指向了问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没有任何官方公告的情况下,家属第一时间发布多个视频,直指问界气囊、智驾系统、售后等诸多问题,很多网友又齐刷刷的指责事故车车门打不开,现在只有问界的官方回应,说气囊没问题,电池也没问题。家属说气囊没有弹出,而问界说弹出了,那么两方中肯定有一方是毫无根据,完全失实的。如果问借不是胡说,那么家属用虚假事实指责问界,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从家属发布视频的情况来看,部分网友猜测是否有其他的势力介入?在无任何交警和问界官方公告的情况下,家属和网友如何得知气囊的情况?AEB的情况?车门是否打开的情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了。事故发生以后,有不少M7车主发布视频,证明M7的门锁完全是机械结构隐藏,门把手也是可以从外部,手动拉出来的,遇到事故断电,从内部更是完全支持机械打开。现存的问题就是,事故以后问界是否做到了解锁,能否从外部打开,这个是存疑的。有网友发了事故发生路段的视频,看起来养护车上可能是有警示灯,但是是否足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和认定。还有部分爆料表明,事故第一时间,养护车辆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施救,车门是可以打开的,并非网传的烧死,只是这部分声音完全被打不开门的声音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所有人只能等待警方和问界公告,因为我们从第三方的视角来看,问界的公告甚至都只能信一半,因为问界也存在推卸责任的可能。虽然我100%相信问界不会,但是肯定警方的公告更有公信力。在此之前,没有证据的瞎分析都是“人血馒头”。我知道在竞争对手出现负面消息的时候,很多友商会毫不动摇的帮你上个热搜,借着逝者的人血,花点钱帮你宣传一下。虽然这是悲催的常规操作,但商战就是这么龌龊。何况问界和华为杀进汽车市场风生水起,不知道动了多少人的蛋糕,以互联网一贯的操控尿性,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你加把火那才叫奇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无论这辆车是否支持智驾系统,AEB方案是哪一家的,问界这辆车都是赛力斯和华为一起造的。出了问题之后,无论用的是谁家的配件方案,最后都得是华为和赛力斯来背锅,逃也逃不掉。不能说卖车的时候余承东来卖,车在华为商城和华为门店出了事故,就只有赛力斯来扛,没有这个道理。在问界上,华为就是和赛力斯一起的,好也一起,坏也同样是一起。任何把华为拆出去,或者说配件是博士还是谁家的,都不能让华为和赛力斯有任何免责。不过到底这辆车有没有问题,我们不传谣,不信谣,只能等待警方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博主叫唤说,问界还得买智驾版,智障板不能买,这种说法,不是蠢就是坏。现在什么结论都没有,就直接判定非智驾版问界就有问题吗?你开个啥玩意儿,找个东西往死里撞,也不见得能救得了你。而且奇怪的是,在几乎所有人都把矛头对准华为和赛力斯的时候,极少有人注意到事故的起因。作业车辆是否违规占道,警示牌和警示距离是否足够,驾驶操作是否规范等等,这些才是引起惨剧的直接原因。各路媒体和自媒体都被“华为可能存在问题”,这个巨大的流量带偏了吗?用放大镜看华为就这么有吸引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猫一杯事件上,一开始各路媒体甚至有一些官媒都参与了转发。可等猫一杯出了事,马上又踩一脚,口诛笔伐,一个事情正反吃两次。作为有证的专业媒体,在猫一杯事件中真的就一点儿责任都没有吗?现在问界起火事件又有多少媒体和自媒体是真正的客观关注事件,而不是吃流量的“人血馒头”?或许起火事件以外的这面镜子,映照出的假、恶、丑才是真实,才更值得所有人反思。现在我发现,那位华为问界事故家属的账号,里面的视频全都删光了,就留下了一段录音。我仔细听了一下这段录音,跟我昨天在网上听到的另一段同样说是家属录音的声音,好像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如果把视角再往上提高一点,脱开问界车起火事件本身,去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当智能驾驶逐渐成为下一代汽车标配的时候,对事故的责任界定是不是和燃油车时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呢?AEB甚至未来升级为更聪明的智驾,包括门把手设计,碰撞后的门锁等等,这些细节是否在智能化到来之前,都需要重新梳理一遍。像安全规范、数据记录规范,公布规范等等。我们的车企和汽车主管部门,在事前的设计预防和事中的责任界定,事后的查询公示以及反馈修正,能不能做到清晰明了?在最大程度保护乘客、车主安全和知情权的同时,是不是也要清晰的界定车企的责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企也不可能无限的连带承担一切责任,买了这辆车,就得保你任何情况下都不死,坦克也做不到。如果谁死了谁就有理,谁就可以去讹车企一笔,车企怕也做不下去,最终整个行业都将受害。问界这起事件,如果能够引发全部车企和监管部门,在规范性上往前走一步,为乘客的安全和权益有更多的保护措施,比如对高速施工作业的规范,比如车主被动安全的智能化设计,比如数据查询和公开的权益等等。这些权益如果能够更加规范和透明,那么这三位逝者的血就没有白流,这起事件可能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