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一场大火点燃了这座拥有85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由于起火点位于顶部塔楼,过高的建筑使得灭火工作进行地异常艰难,最终在经历了十小时的燃烧后,大火终于被扑灭。值得庆幸的是,建筑的主体框架,以及院中主要文物都未遭到损坏。

之后,法国政府便紧锣密鼓地对圣母院展开了维修工作。但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巴黎圣母院究竟什么时候能修好,法国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着火的巴黎圣母院)

然而近日,在中方领导人刚刚结束对法国的国事访问后,事关圣母院的维修,就有了新的动态。日前,我国秦始皇陵博物馆突然宣布,将同法国方面就加紧修复巴黎圣母院,并保护秦始皇陵的马匹展开合作,之后双方还将对圣母院被火灾烧毁的部分,进行共同保护和恢复。

我们也都知道,中方作为基建狂魔,一向都是以高效率著称的,而法国过去五年都不急,为何现在却突然找上了中方,要加紧维修呢?

其实,法国方面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赶在奥运会之前完成施工,以避开项目完不成,给法国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巴黎奥运会期间,预计将吸引海量的国际游客到访法国,这对于提升法国的旅游业和相关消费领域,无疑是一大机遇。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乃至全球著名的旅游地标,如果不能在奥运会前重新开放,势必会影响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减少旅游收入,对当地的餐饮、住宿和零售等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是安全考量,任何因赶工而导致的修复质量问题,都可能成为未来的安全隐患。并且如若修复工地在奥运期间仍然存在,不仅会影响周边区域的美观,还可能给交通流动和人流管理带来额外压力,会给奥运期间的安全秩序构成一大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

再者,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展示自己文化和历史的大舞台。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的文化象征,其修复并重新开放不仅是对历史遗产的珍视,也是向全世界展示法国文化复兴的明确信号。错失这一机会,无疑会减弱法国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法国的形象与声誉。巴黎圣母院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法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标志。当前的修复进度不仅关乎技术和资源的投入,更体现了法国政府和人民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修复,不仅会对外界对法国文化重视程度的看法产生负面影响,更会长期影响法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基于这些因素,法国方面必须做出一些努力,尽力完成修复工作。

事实上,此前在巴黎圣母院起火后,不少欧洲国家就曾向法国方面递过橄榄枝,称愿意为修复圣母院贡献力量。但如今法国找上中方帮忙,也是明白在文物的维修上,中方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在近几十年中对自己的历史建筑和文物,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从故宫的维护,长城的修缮,到云冈石窟的保护,中国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文物修复体系。在这样的基础下,中方绝对有能力为修复巴黎圣母院贡献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总统马克龙)

其次,中国还拥有世界领先的制造业和高效的物流体系。对于巴黎圣母院修复所需的特定建材、装饰品或结构元素,中国的生产能力,完全可以确保这些材料的快速制造和供应,有利于加快修复进程。

此外,法方从最初就已经表示,巴黎圣母院修复的预算非常高,需要各界的财政支持,这也是导致修复缓慢的一大缘由。而和中方合作之后,就可能会吸引到中方对文化遗产保护感兴趣的中国企业或个人,来对该项目展开捐助,解决部分资金问题。

最后,通过媒体和各类文化活动的组织,中方可以帮助法国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巴黎圣母院乃至全球其他重要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促进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参与。这不仅可以加速圣母院的修复进程,也能够促进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

总之,这些优势,使得中国成为了巴黎圣母院修复项目的最佳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