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9年特斯拉 Model 3 参数 图片 )进入国内并实现国产以来,众多自主品牌见证了,一个全新的品牌,是怎么样在电动车这个新赛道上,迅速占据了豪华品牌的位置并且取得销量上的成功的。显然,这让很多传统的自主品牌又重新燃起了再战豪华市场的希望。

于是,伴随着国内供应链的不断成长,参考Model 3定位的纯电轿跑车,在这4年间后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了出来: 蔚来ET5 、小鹏P7、极氪001/007、 小米SU7 智己L6 ……一个原本小众的细分市场短短几年间就被挤得像下饺子一般。然而就结果来看,似乎并不是每个厂商都有能力吃到这块蛋糕,譬如这台 昊铂GT

01

“两门一盖”槽点有点多

试驾的这台是标价24.59万、标称续航560km的后驱七翼版,何谓“七翼”版?我猜大概是四门两盖,加上一个尾翼吧。没错,这玩意是自带尾翼的,不仅如此,它还带有剪刀门!这是我第一次在一台非超跑量产车的主力走量配置上看到配剪刀门的。

事实上,如果你见过昊铂的另外一款主力量产车——HT,你会发现它的主要卖点是中高配的鸥翼门——没错,这个从“网约车大厂”埃安孵化出来的高端品牌,为自己立的人设是“门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七翼版的设定,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

论拉风,效果的确拔群,只要我一停下打开车门,马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感觉良好的话会觉得自己变成了宇宙中心,感觉不好的话那就是大型社死现场……

而且这个剪刀门,我几乎玩了足足一天都还没适应它。为什么?给大家简单讲讲用这个门的场景下会发生什么:

因为这个门是纯电动的,所以向外展开的时候,你需要先压一下门把手,然后反直觉地往后避让,以给它腾出开启的空间,不然门板上的超声波雷达就会检测到你的阻碍,然后停止自动开门的动作,直到你让开之后再重新开启。假如它停下来之后,你忘了它能自动恢复,不明就里地又按了一次门把手的话,开门的过程就停止了,甚至变成了重新关门……

接下来是关门。当你落座之后,你会下意识地在内侧门板上扫了半天然后发呆——拉手在哪里?幸好,如果你运气够好的话,你会发现这货是带有踩刹车关门功能的,这么一来显然方便多了。如果你运气不够好的话,你可能要弓起身子按下下面这个灰色的按钮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者在中控屏上刷了半天,才发现在首页的车控小卡片里有关门的软开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下车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或许你观察得比较仔细,能发现车窗拨杆(附带吐槽:第一次用你很可能会分不清到底往前推是升窗还是降窗)附近,有一个黑色的“OPEN”键,按下就可以开门了,看着还挺方便的。而且这个按键有着一定的内凹,可以防止你在听音乐的时候莫名其妙抖腿导致误触开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下车之后,再按下刚才门板上那个灰色的关门键,就可以离车了……

等等,这么说来,这门板上有两个开关,一个负责开门、一个负责关门,而且还不是放在一起的?

要知道,这款车还有不带剪刀门的版本,使用普通的无框侧开门的配置,那么门板配置又是怎么样的呢?简单,那部分配置上,独立的关门键被干掉了。

看见了吧?为了凸显这个剪刀门的存在感,门板要开发两套,实体按键也要两个,交互极其复杂的同时还吃力不讨好。而且,我不知道面对地库里靠立柱边的车位,或者机械车位,这样的门会面临什么状况……

这还不算完,为了发挥这双门的效果,车钥匙里还附赠了一个隐藏秘技,我把它称之为“大鹏展翅模式”——双击解锁键,两侧剪刀门连带尾翼同时展开,够拉风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等你入座了,你踩下刹车之后,就会发现只有主驾门关上了,副驾门需要你自己在中控屏上手动点开关关上。为什么不能两边门一起关上呢?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如果副驾有人入座,岂不是分分钟把你刚撩到的妹纸给夹了?

相比之下,这个深藏不露的后排车门把手,我都觉得无足轻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你还希望自己的车也长一对剪刀门吗?

顺带一提,昊铂GT标配的是个卡片钥匙,实体钥匙是要加钱选装的。而且钥匙按键的手感非常硬,尤其是锁车键,几乎要使出吃奶的劲摁的那种。而且你兜里揣着实体钥匙走近车辆,都拉上门把手了,车子也不会自动解锁,还是得自己摁。

而且,因为前门是电动的剪刀门,所以解锁之后会出现后排车门都弹门把手了前门还没弹的状况,看着怪别扭的……这个钥匙的信号之弱,以至于有时候甚至钥匙揣裤兜里上了车,车内都还搜不到钥匙导致挂不上D/R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剪刀门,“七翼”的另一个主角——尾翼,也是槽点的一大贡献来源。坦白说,就这样的车身比例,配上这个尾翼,大家觉得帅吗?我倒是觉得,相比尾翼,它需要的或许是一个更修长的车头……

先不谈风阻系数会变成怎么样,至少SU7和 奔驰EQS 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很好证明了,传统轿车有个修长的车头,视觉上就是更耐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独特的三段式尾翼,变形的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伴随着和剪刀门的一起“下放”,尾翼收纳之后尾厢盖两侧的缝隙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

我只能说,如此明显的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行为,产品团队的想法是不是太多了?

来到这里,我发现光是对这“两门一盖”吐槽,就花掉了1600多字……来看看座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内饰体验能够“回些分”

内饰的质感,可以说是我目前见过的车型中能够排得上前列的。规整的T字形布局,加上上黑下白的颜色搭配、仿木纹的console表面,还有圆角矩形造型的方向盘,很有一种日式家居的高档风格,设计整洁又不会显得过于高冷。座椅被皮质面料包裹,混搭翻毛皮材质的装饰很是养眼,唯一担心的就是不太耐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排的人机布置很独特,仪表台的高度被压得很低,营造出非常开阔的前方视野,连带车头被压得更低,座椅的安装点则略高,所以坐在座舱里的感觉很像是Model 3和十代 思域 ,甚至方向盘的位置比思域更低。好在方向盘很小巧,并不会打手。

加上高度正合适的手枕,跑高速的时候可以很舒适地把右手挨在手枕上,捏着方向盘开车。而且,这货是全系标配带杜比音效的23扬声器!无论是人声还是中低音都感觉很细腻。

不过,头枕音响的存在感有些奇怪,它只播报导航的提示语,和驾驶辅助的提示,用这样的方式,驾驶的时候,就不需要屏蔽或者降低媒体音量了。

这样的效果显然对其它乘客比较有利,作为驾驶者的我反而不太习惯。在我眼里,完全可以简配头枕音响,语音播报的时候直接降低媒体音量就可以了。

另外,媒体和蓝牙的衔接不是很顺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台车没有启动开关,主驾离车之后不会直接下电,而是锁车才下电的;但是蓝牙设备的检测却做得不太到位,结果人都下车了,因为手机还连着车载蓝牙,导致音乐还一直在跑。这是个体验上的BUG点。

因为这个离车不下电的策略,也导致了另一个小BUG:挂了P挡下车后,车子还显示处于READY状态,结果一打开车门就会有一个轻微的警告音。我个人觉得这个警告音显得有些多余了,完全可以想办法去掉。不过这和蓝牙音乐的衔接问题相比倒是无伤大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表的布局非常巧妙,位置被尽可能推到了挡风玻璃的前沿,取代了传统的HUD的位置,不但减少了视线转移,还能省下一大笔钱,也不需要担心体积巨大的HUD占据仪表台下的通风管路,更不用担心方向盘会挡住仪表了。

毕竟HUD本身也会有受外界光线或者物体干扰视觉的问题。显然这样的做法在工程上更加合理。但是由此也附带了一个问题:由于仪表屏缺乏上沿的遮挡,因此仪表的信息也会通过反光干扰到主驾正前方的视野。这是要通过改设计解决的。

虽然仪表屏的面积只有8.8寸,但是核心信息清晰易读,也支持通过方向盘的自定义键切换电耗、智驾、多媒体、导航等信息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向盘的造型很别致,立体感强、做工精致,我觉得比所谓的YOKE方向盘要更好使。而问题则在两个点:一是滚轮,左边的操作区域是多媒体区、右边是巡航功能的操作区,从使用频率和习惯来说两者对调过来会更好;二是两侧都有一个自定义按键,功能自行设置的方式的确自由度比较高,不过学习成本也略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机的HMI首页背景,可以在地图、壁纸和车模之间切换,车模的背景图右侧带有部分快捷功能的入口,不过这个车模不是可动的3D模型,仅仅是个壁纸而已……当然我觉得这不能算是它的错,问题在于如今大家都被首页花里胡哨的可操作3D车模给惯坏了。

左侧的卡片栏上方,是支持功能推送的。然而试驾过程中推送最频繁的东西,是分神提醒,而且推送的时候还带着语言提示,个人觉得如果能改成仪表上的一个报警灯+纯文字提示会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音助手在唤醒录入的时候,没有降低媒体声音功能,显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干扰。识别能力也有待加强,譬如有一次我想用语音开前挡风玻璃清洗,结果变成了开前排两侧的车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排的腿部空间可以轻松超过两拳,头部空间也因为使用了不可开启的全景天幕偷空了不少,只是遮阳帘就得自己后期加装了,我1米74的身高还有空余,估计超过1米8的话差不多就要顶头了。

靠背角度略偏直,更大的问题在于地板偏高,而前排座椅下方的空间不足,坐在后排时脚没法塞进前排座椅底下,导致坐垫很难撑住大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更强调舒适性的“大后超”

埃安对这台车报了很高的期望,甚至宣传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给它冠了个“大后超”的名号。毕竟这台以“Hyper”命名的轿跑车,可是全系后驱!虽然这台560版本的标称功率只有180kW,但是动力输出无论是平顺性、爆发力、响应性都能算上乘水平,甚至低速下油门踩猛一点都会明显感觉到ESP在偷偷介入了。

如果换上中高配250kW的动力,很难想象会是个什么后果。动能回收的调校更是出色,全过程非常平顺,哪怕是最强的一档,减速明显的同时也非常柔和。

操控总体也是往舒适性的方向去调的。转向算是比较灵活的,方向盘从左往右打满只有紧凑的两圈半。悬架明显偏软,劈弯速度太快的话,就像是底盘在拽着绑着人的车身在跑。

但是滤震的质感非常出色,既厚实又紧致,保留了一点路面的阅读能力又能把大部分的振幅吸收,在面对一些比较硬的小减速带时,单项冲击的冲击感、顶升都不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驾驶辅助同样注重舒适性,哪怕在30km/h左右的车速下设置诸如80km/h这样的大差值目标车速,巡航控制的加速过程也是不紧不慢。主要的问题在于两点——

一是车子刚上电时,哪怕不开巡航功能,过一会仪表上智驾功能的灰色图标(显示系统进入待命状态)就自己偷偷跑出来了,也就是说,智驾系统有后台偷跑进程的嫌疑,当然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它一家独有的;

二是在巡航过程中,一旦人工临时接管(譬如方向盘或者油门),系统会提示“辅助驾驶已退出”,集成巡航功能的仪表LOGO也会消失,只留下目标车速的标识,然而这时候系统实际上只是进入了后台状态而已,一旦接管结束,过个一两秒巡航功能就会自行恢复。

也就是说,HMI的提示和功能的实际状态不太对得上。由于拍照不方便所以只能文字描述了。这部分HMI的交互怎么样算比较好的?我个人建议可以参考下大众的ID系列。

04

驾仕总结

虽然骨子里是一台注重居家风格的四门轿车,但是“大后超+门厂”的“人设”,让这台昊铂GT怎么看怎么像是个“精神小伙”。考虑到这家伙现在的落地价格不过15万左右,如果它换家别的LOGO,完全可以充当思域平替……对于那些认为“黑红也是红”的人来说,这车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反例。

它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自嗨型定位”。

而且,就算你真心喜欢它,等你去看看它的配置表,你会发现这玩意的SKU让你眼都花了:560/710的续航、普通版/剪刀版的车门、快充/非快充的能力、普通版/三激光雷达版的智驾、甚至加上换电的版本,一口气组合出了9种配置……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待这车的,但换成是我,我进店之后,会围着它把玩半天,蹭完试驾之后竖起大拇指,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去隔壁的极氪或者深蓝……

显然,它身上槽点很多,但是它绝不是一台烂车,甚至可以说是一台值得怀揣梦想的车。但是,如果还有一次机会重来,我会对这车的产品经理说一声:“大哥,别浪了……无甘大个头咪顶甘大顶帽啦(没那么大的头就别戴这么大的帽子)……”

最后为大家附上一张展翅的背影,拍照水平有限请大家见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