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离开传统意义上‘光鲜亮丽’的工作岗位,选择回村种地,一头扎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日前,《新周刊》发布的一篇《现在的年轻人,流行辞职去种地》文章,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主持人语

新时代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人生舞台。在高度城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活跃在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为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奔走。他们离开城市街区,选择辞职种地,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这种选择本是万象人生中的一种,无可厚非。深入解析这一现象会发现,年轻人辞职种地,于劳作中收获果实,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此时种不种地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年轻人借此找到了精神家园。不过,辞职种地虽是积极拥抱新生活的一种方式,但也不必盲目跟风。如本期三位作者所言,只要是遵从内心的选择,就离诗意地栖居更近。

青年说

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新农人”,用影像展现了农村生活鲜活有趣的一面。新闻中“辞职去种地”风潮也展示了一种回归田园的职业选择转向。在席卷而来的风潮中,我们需要避免跟风,在切实评估自身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能力优长的基础上理性择业。

“新农人”视频的从业者与观看者、消费者之间,有着相当大的身份差距。后两者只需享受视频内容带来的放松与娱乐,而前者则需要付出大量汗水。正如新闻中所说,把地种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业本身是一门科学,农产品的种植、管理都需要专业的经验技术。线上线下的销售则涉及视频拍摄与制作、市场营销、电商贸易等多个领域。短视频大潮中的现象级“网红”毕竟只是光鲜的少数,是能力、努力和时代机遇联合造就的幸运儿。

青年学子要理性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结构能否满足“新农人”的职业需求,更要冷静思考自身的专业背景、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赛道,尤其要关注国家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从而将个人职业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当下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正逐步从农业现代化向工业信息化迈进,从而实现以技术革新驱动经济增长。这就对产学研的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需要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在推进产业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需要看到的是,大学生虽然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较强的专业素养,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个体都能在农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优势,因此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审慎选择。实际上,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进,也能间接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支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