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原始市场的地方,就有缺斤少两。

中国自古就有关于缺斤少两的故事。比如《冥报拾遗》中,有一位奸商用小斗卖酒,被惩罚来世投胎变成一头牛。还有《感应篇图说》里,儿子烧毁了父亲缺斤少两的秤,感动了上天,结果后代都考中了进士。

古人多迷信,在这些故事中寄托了一种希望:若缺斤少两就会遭报应,如果能及时改正,就会有好报。

即便如此,缺斤少两却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都不止一次被“缺斤少两”过。以至于坊间有种说法:“九两秤”已经算良心秤了,“八两秤”都很正常。

但总有较真的买家。如果缺斤少两被当场拆穿,商贩吵归吵,总是底气不足,都希望尽快息事宁人,毕竟这事不怎么光彩,闹大了还有可能受到处罚。

不过,连云港海鲜市场这事算是刷新了大伙的认知。

有一位叫“狂飙兄弟”的抖音博主,专门拍摄打假“鬼秤”的视频。所谓鬼秤,就是俗称的“九两秤”、“八两秤”或斤两更少的秤。

这次,他在连云港海鲜市场遭遇“鬼秤”,跟商贩理论,不料商贩竟一把抢过他手中的海鲜,迅速撕碎塑料袋,将海鲜散落一地,企图“毁尸灭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更是扬言要报警,不过并不是真的报警,而是虚张声势,乘机抱起“鬼秤”溜之大吉。

更没想到,在场一众商户联手围堵该博主,掩护“鬼秤”商贩将秤抱走。

博主无奈只能向市场管理方求助。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市场管理方竟然要求他删掉视频!声称“不删视频,就不给他处理。”还乘其不备抢夺博主手机,博主手机被抢,跑出市场后仍被追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之前在抖音上刷到过该博主的视频,虽然都是打假“鬼秤”,但这次上了热搜,不同以往,有一些耐人寻味之处。

首先,该商贩被揭穿“鬼秤”,有违商业道德。其他商贩和其是同行,属于竞争关系,这种情况不幸灾乐祸就不错了,为啥要帮着掩护这个商贩,联合围堵这位博主?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商贩都存在类似问题。他们担心事情曝光后,监管部门整治这股歪风会牵连到自己,所以才要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至于市场管理方,则有疏于管理的责任。而且他们和商贩其实是利益共同体,如此大面积出现“缺斤少两”行为,被曝光后,消费者还会到这个市场消费吗?为了避免“家丑外扬”,才要不顾一切删视频、抢手机。

对于狂飙兄弟而言,上热搜是一把双刃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上了热搜,会得到更大曝光,有关部门会介入,消费者也会加以防范。对于不法商贩来说,这都是一种震慑,相信他们的行为会有所收敛。

但另一方面,必须得承认,“鬼秤”的假是打不完的。它会一直存在,且会更加隐蔽。

上热搜后,狂飙兄弟全网出名了,小伙子年轻帅气,长相很有辨识度,更多的人会记住他。在他盯着不法商贩的同时,不法商贩也会盯着他。

也许当他再次踏足一座新市场的时候,所有商贩都会提高警惕,相互传信,迅速将“鬼秤”藏起来。

因此,狂飙兄弟越出名,越有曝光度,他们就越难再打到假。

当然,狂飙兄弟作为博主,他们的打假本质上是一种“群众监督”,这种监督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

比如,最近的“警车高速截停小车”事件,同样是群众监督,也同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试想,如果该车主没有打开行车记录仪,也就没法记录“警车是在小车不让行后才鸣警笛”这一铁证。又或者,该车主即便打开了行车记录仪,他却因某些缘由没有将这件事公之于众。

这种局限性,注定“群众监督”的成功其实很偶然。

如果问题要等到通过“群众监督”来发现解决,那往往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要想从根源上更好地解决问题,这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