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胖猫”事件的发酵,使全网人民为之惋惜,愤愤不平。

事件“女主角”和外卖空包使重庆陷入舆论风波。

可人们似乎忘了,重庆是一个暖心的城市。

在这座“火炉”般的城市,有着许多暖心的举措,展现着城市的温度,温暖着你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有一条特殊的地铁线路——轨道交通4号线

在它走红网络之前,只是重庆众多地铁线路之中普普通通的一条,并没有人觉得它有何“不合群”之处,被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每天首班车时,在石船,保税港两站,一群老人挑着扁担、背着背篓搭乘地铁前往市区卖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光明日报

老人们用尽全力挑着满满的菜篓,背着尖尖的背篓,不惧长途赶乘地铁,只为能卖个相比镇里较高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车厢内,背篓菜筐摆放整齐,老人们有的“摆龙门阵”,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有的闭目养神,小憩片刻,呈现出一幅烟火人间的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有网友提议,在上班高峰期禁止背篓上地铁,认为背篓占用了太多公共空间,影响乘客出行。

但地铁本就是为便民而建,而不是只为“公文包”而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光明日报

扁担担的是生活,背篓背的是生计,这条背篓专线,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温情与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重庆南川一些小区门口或是人行道上,一个个“潮汐滩区临时占道”公告牌,便是流动摊贩固定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川融媒

摊位虽小,却承载着一个个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每天早上6点至9点,下午4点至7点,摊贩们挑着一筐筐新鲜蔬菜准时到达规划区域,将蔬菜摆放整齐准时出摊贩卖,其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川融媒

人行道上人群熙攘,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潮汐摊区秩序井然,一时间叫卖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川融媒

城管忙绿的身影呈现眼前,与以往不同的是,城管不再与摊贩理论、你追我赶,而是忙着给他们搭把手

摊贩们不再东张西望,担惊受怕城管突如其来的追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川融媒

城管与摊贩其乐融融,画面和谐而美好,实现温暖的双向奔赴,便是城市人性化管理最美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北华新街,有一个传言4元就能吃饱,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网红食堂——桥北社区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由华新街街道与餐饮品牌“疯狂掌门人”联合开办,并获得了政府的支持,是全国“社区食堂+”模式示范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堂门口,一只憨态可掬的白熊手抱红色爱心坐于门前,红色与白色形成强烈色差,吸引眼球。

进入室内,各个摊位的菜品丰富多样、饭香四溢,包裹着整个食堂,惹人垂涎。 价格表上“惊人”的价格让人难以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白馒头老人社员价1元,麻辣小面老人社员价3元,豆花饭老人社员价4元……一个个数字背后藏着的是对老人的“偏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独居、高龄老人还会送餐上门,真正坚持了“社区食堂,民心所向,老有所依,老有所享”的开店理念。

重庆的一个个暖心举措只是城市温度的缩影,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关照着“慢慢走”的老年人,温暖着每一个人。

/ 文末话题 /

重庆还有哪些暖心举措?

编 辑EDITOR

慕 林

摄 影PHOTO

巴 适 重 庆 摄 影 组 / 央 视 新 闻 / 光 明 日 报 / 南 川 融 媒 体 中 心

设 计DESIGNER

芥 末 拿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