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德国联邦经济部和外交部日前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柏林当局将提供8500万欧元,帮助维持乌克兰冬季的能源设施。对此,英国《泰晤士报》日前刊文称,西方国家政府都面临一个被称为要枪炮还是要黄油的难题:即是把钱花在购买武器弹药或者支持乌克兰的军事支出,还是把钱用于社会福利上。而德国政府现在就面临这种艰难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法院上月作出裁决,禁止联邦政府将600亿欧元专项资金用于工业等领域。根据德国宪法中的“债务刹车”规定,政府不得不暂时冻结所有的财政支出。德国的交通等联合政府日前已经在压缩财政支出问题达成一致共识,同意为弥补170亿欧元的财政缺口而控制支出,其中就包括削减原计划为气候转型项目提供的补贴等。不过,令《泰晤士报》感到惊讶的是,面对如此大的财政缺口,柏林宁可削减工业等领域的补贴,也要给对乌援助预留140亿欧元的资金。

显而易见,为了履行之前朔尔茨向基辅许下、有关“明年将为乌克兰提供80亿欧元援助”的承诺,德国政府宁愿将纳税人的血汗钱用于给俄乌冲突拱火,让这场给德国经济带来致命性影响的冲突持续更长时间,也不愿意让本国企业和农业得到相应的补贴。另外,尽管德国经济已陷于衰退状态,但交通灯联合政府却不顾国内各界的强力反对,执意将2024财年的军事支出在GDP中的占比提高到2%,把原本可用来给企业做补贴的资金,用来购买武器支持乌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还对俄罗斯倒打一耙,指责普京停止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导致他们天然气价格成倍上涨。其实这能怨谁呢?不是德国参与西方对俄制裁酿成的恶果吗?由此可以看出,德国当局已经意识到这场冲突对该国经济的造成的影响,但他们对此却装聋作哑,仍然不顾后果向乌克兰提供军援,存心让折磨德国经济的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持续更长时间。

所以,随着德国为支持乌克兰而大幅削减国内的资金投入,使那些利益受到冲击的人感到强烈不满。因此,德国农民因拖拉机购置和柴油的补贴被取消,日前已开着数百辆拖拉机进入首都柏林,与数万农民一起在柏林市区举行大规模示威抗议集会。这对柏林当局而言,或许只是麻烦的开始。随着当局削减开支造成的影响不断扩大,接下来还将会有更多团体跟着农民一起抗议示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柏林当局的这一愚蠢行为,还导致德国车企因此躺枪。据德国《莱茵邮报》报道,德国政府因财政支出缺口太大被迫压缩开支,因而取消一项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在德国车企中引起非常大的混乱。对此,该报道说,这对已经陷入困境的德国汽车行业就是一次致命打击。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导致需求低迷,德国招牌的汽车行业一直在艰难地向电动汽车转型。而在他们最重要市场的中国,正面临来自本土竞争者的严峻挑战。德国政府取消对电动汽车的购买补贴,就是在让中国躺赢。

众所周知,随着国际汽车制造大国都顺应潮流向电动汽车转型,美国和韩国等电动汽车生产大国,都通过政府补贴来提高本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真不知道德国那帮决策者的脑子是不是都进水了,德国电动汽车与中美两个大国相比,本来就是在夹缝中生存,现如今,柏林当局一纸通知就剥夺了他们的补贴待遇,这不是等于助力中美在将将德国电动汽车行业挤出国际市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难怪德国相关行业会感到愤怒,因为他们的当权者都疯了。他们明知道俄乌冲突持续时间越长,对德国的经济和安全所带来的影响就越大,但即便遭到乌克兰外交官的辱骂、讥讽和蔑视,却仍然将基辅政权当成自己的亲爹,甚至,为向乌克兰提供支持还不惜牺牲国内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像这样的缺德政府,真不知道当初的德国选民是哪根筋搭错了,才选出这么的一批玩意来给德国这艘大船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