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猝死事件频频发生,前有民警连续高强度工作突发脑出血猝死,后有演员拍摄综艺节目突发心源性猝死,一则又一则的惨痛的消息不断被爆出。这不禁让很多人产生了疑问:“身体一直很好,体检也没有什么问题,怎么好端端的,就猝死了呢?没有病都能猝死,这要怎么预防呢?”

心源性猝死也称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占冠心病死亡人数的50%以上,占总死亡人数的15%~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现代年轻人熬夜、加班、作息不规律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有些年轻人认为猝死是由于老年性疾病引起的,因此并不会特别关注与猝死相关的问题,但是猝死不再只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15~39岁的猝死人群占了总人群的40%以上,了解猝死的相关问题对所有人而言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王药师要跟大家聊一聊猝死喜欢找上哪些人?

1.心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是最容易发生猝死的人群,一旦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脏器质性疾病的人群,就要提高警惕,例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等疾病的人群。

2.生活不规律的人群

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是现代人猝死的重要诱因。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很多年轻人习惯性熬夜,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压力过大的人群

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过大,也是诱发猝死的一个原因,其发生机制多和压力过大人群交感神经系统张力过高等有关。此外生活压力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

4.过度劳累的人群

我们常常听“过劳”猝死,例如长时间熬夜加班的人、连续作业的人群或是运动量超过自身负荷的人等,这主要是由于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还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出现心律不齐,严重的会引发猝死。

5.有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人群

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损伤血管和人体脏器,并且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同时,长期饮酒也会对身体产能极大的危害,可能会引起心脏衰竭等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述人群,有猝死家族史的人群、长年打呼噜的人群、长期久坐的人群、长期心情抑郁的人群也要提高警惕。

任何疾病发生前都会有一定的征兆,猝死也不例外,因此要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的变化,猝死前的征兆有哪些?

1.疼痛

疼痛是最易被察觉的征兆,例如胸痛,常表现为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并伴有呼吸困难、短促等症状。此外左肩背部疼痛、上腹部胀痛不适、牙疼下颌部疼痛不适等,当出现这些不明原因的疼痛时,要警惕猝死。

2.胸闷、心慌心悸

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及心慌,或是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一次或多次昏厥,就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引发猝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血压升高

有些患者在发病前,不仅会有疼痛的症状,还会出现血压升高,例如主动脉夹层引发的猝死常常会出现血压急剧的升高。

4.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要警惕猝死。

猝死看似不可预防,但从生活习惯等方面做调整,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同时积极治疗自身的疾病,保持情绪的乐观,劳逸结合,尤其是对于容易发生猝死的人群而言,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风险,就有可能减少甚至避免猝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