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昌

冷战时期,全球博弈风云变幻,亚洲、非洲、中东地区、甚至拉丁美洲都曾经一时间成为了焦点。中共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尽管也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但是始终认为,争夺的重点在欧洲。到了21世纪的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俄乌和中东两场战争远未能停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认为,毛泽东的论断依然未有过时,全球战略重点依然在欧洲。中国在稳定东南亚、东北亚以至印太的同时,必然要加大经略欧洲的力度。

也许,若干年之后蓦然回首,才更知密切与继续奉行“戴高乐主义”的法国关系,竟是那么有力度的钢钉;而与匈牙利合作生产的电池和电动车,雄霸了东西欧洲市场以至远销非洲和美洲。

事实上,请问欧盟,你们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吗?他们必然回答,难道还有别的地方吗?难道,中东的战场比俄乌战场对欧盟来说,来得更重要?脱离了欧盟的英国,尽管紧跟美国的遏制中国政策,但是也不至于蠢到认为到印太打混比重整与欧盟关系重要。

作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强国之一的俄罗斯,普京会毫不犹疑说,打赢乌克兰之战是俄罗斯重新崛起的起跑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美国的全球战略一直是以欧洲为重点。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说得明明白白。

可是,从特朗普到拜登都认为“中国是最大挑战”,但是面对两场战争尤其是乌克兰败势已现之时,不得不将主要力量放在欧洲。甚至,美国的智库已经重新讨论,到底美国的最大挑战者是谁?一旦普京赢了乌克兰,也就是赢了欧洲、赢了北约,赢了美国。美国不仅是丢了霸权的面子,而且也让“欧洲人的欧洲”的声音放大。于是,在可见的未来十年,美国政府的全球战略第一位的必然是“巩固欧洲的指挥权和主导权”。

那么,我们中国呢,既然三大国的俄美都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我们怎能不陪着玩?

要知道,自从上世工业革命之后,欧洲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坐大,近年亚洲崛起,但是欧洲发展的平均水平依然在世界前列,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随着工业革命,欧洲的文艺复兴带动人文思想和意识形态发展,世界依然公认欧洲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不但其自由平等博爱观念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同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亦源于此。故此,“得欧洲者得天下”,当今世界各种战略学说盛行但是都不敢轻易对此否定,而是由此派生。

笔者记得,在美苏争霸时代,毛泽东曾对法国访客说过,不仅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有损欧洲国家的独立性,而且,苏联对欧洲也一直怀有野心。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但苏联的政策是声东击西,“口里讲要打中国,际上想要争夺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5月,希思认为,苏联的实力得到增强,对欧洲形成了主要威胁,对中国也是一种威胁,而“如果欧洲是软弱的,苏联就有可能实现对中国的企图。因而一个强大的欧洲是很重要的”,毛泽东对此表示,中国希望有一个强大的欧洲。“你们欧洲强大起来,我们也高兴”。毛泽东说,反对两霸统治世界,其目的是争取建立一个更公正的世界秩序,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界中,“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要商量商量。国间的事要由大家商量解决,不能由两个大国来决定”。

自然,前苏联上世纪九十年代解体之后,进入了美国独大的时代。目前,美国在走下坡路,形成美俄中三强,以及欧盟、亚洲、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等多极发展的世界。也就是,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反对美国单一霸权成为焦点,而美国则极力维护独霸世界的利益。

笔者认为,拜登政府犯了的重大战略错误就是将中国视为“最大挑战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围堵中国之上。而两场战争的不幸发生,恰恰就是证明拜登团队错误的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最好笑的是,去年秋白宫顾问沙利文刚刚跑了一趟中东,要离间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说“目前中东处于最佳时期”后十天,哈马斯对以色列“阿克萨洪水行动”就爆发了。可是,拜登团队还执迷不悟,还重点在印太围堵中国,尤其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最近,美国和菲律宾频频演习,美日军事同盟和美韩军事同盟勾连,甚至放话要搞亚洲的北约,搞所谓的“印太战略”。过去特朗普甩掉欧洲、日本、韩国,四处树敌,都以美国优先,美国独大,结果他失去了很多朋友,拜登上台后,布林肯和沙利文上纠正了这种做法,声称“重塑地缘战略”,营造各种小圈子来围堵中国。问题是,经过三年多较量,他们搞不动中国,中国在印太的朋友越来越稳固。最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交班黄循财,黄循财表明:新加坡不是美国盟友,不允许被任何“台独”利用。笔者认为,关键是,中国不但自己经济发展好,而且也利用RCEP带旺了亚洲的兄弟友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中国将破局的最主要的突破口指向欧洲。中德的经济合作,中法的政治合作正是这个突破口的两条支柱。从中国国家领导人这次访问欧洲可见,即使美国还糊糊涂涂将围堵中国的重点放在印太,但是未来在欧洲战场上的博弈才是非常精彩的大戏。中国在欧洲突破,可能是牵动现在百年大变局的一个关键点。

大家看到,中法领导人在马克龙的第二故乡比利牛斯山,非常融洽的一对一会晤,纵论世界大变局。从两国领导人发出的共同声明也看到,法国没有按照美国人对中国的论调走,包括“产能过剩”,安全问题等等这些对中国进行围堵的各种谬论。相反,马克龙对未来中法在经济层面的合作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描述和规划,尤其在航空和核能领域。马克龙特别虚心地说了一句话,他说现在的欧洲还有法国在美国和中国面前真像小学生,他承认美国的发展,更承认中国的发展,而欧洲是落后了。他表示法国要迎头赶上,要跟中国有很多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相信,中国的欧洲战略不是一厢情愿。法国原来就有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现在被马克龙继承,要点是“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中国当然要支持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观点,这就把拜登团队的“重塑全球战略”破局了。事实上,美国利用俄乌战争削弱欧洲,欧洲其实包括德国、法国现在非常清楚,他们吃亏了,所谓“苦美久矣!”。现在他们靠近中国就是要弥补这个损失。

还不得不提的是,德国和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北溪二号”被炸,致使柏林不得不买美国高价的能源,沉重打击了德国经济。而法国原来要帮澳洲做潜艇,但是美国联合英国和澳洲搞“奥库斯”,一起建核潜艇,恨得马克龙公开抗议。还有,欧洲都在担心今年美国大选,一旦特朗普重返白宫,恐怕会变本加厉打压欧洲,于是,要提前布局防范。

总而言之,中国的欧洲战略,也是“你打你打,我打我的”传统战法的新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