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理想的辅助驾驶又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事。

湖北襄阳的一位 理想L9 参数 图片 )车主在驾驶时,辅助驾驶突然将前方的东风轻型车广告牌识别成了障碍物,然后突然开始减速。跟在后面的一辆别克 昂科威 躲闪不及追尾,双气囊弹出,车主也受了轻伤,当然理想L9的后部也出现了一定的损伤。

事情发生后,交警认定理想L9车主全责,但车主认为事故由理想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导致,要求理想汽车赔偿2万元。双方并未谈拢,有说法是理想4S店愿意赔偿4000元。但理想本身是直营模式,这种说法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事故的认定基本没有争议了,就看车主与厂家如何掰扯,很可能还要看事故的发酵程度。

不过这种事对于理想汽车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这种“幽灵刹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曾“错认”苏炳添,理想的算法有问题?

之所以说这件事不是第一次,是因为功夫汽车清楚地记得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理想就出现过广告牌识别有误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车辆是行驶在国道上,前方出现了一块苏炳添起跑的广告牌,然后理想的车就突然从车速80km/h降速到20km/h,随后直接刹停,把车主吓出了一身冷汗。好在那会儿国道上车并不多,车速也没有那么快,并没有造成直接的财产损失。

但车主也是心有余悸,毕竟碰到这样的事还是挺吓人的。车主第一时间就联系了理想官方,但理想的客服只是表示系统将广告牌的人识别成了真人,并问候了车主,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没承想这样的事情居然又一次发生了,只是这一次是在高速上,直接造成了车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车主与厂家理论其实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本身理想宣传的就是辅助驾驶,也就是司机要随时关注车辆的动向。用得好是理想的技术牛,出现问题了则是“监护人”的责任。因此所谓的理想4S店愿意赔偿4000元,功夫汽车是不大相信的。一来没有这个必要赔,二来赔了这个钱相当于主动承认自己有问题,何必呢?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概率就是理想智能驾驶的算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对于广告牌的判断并不准确。

(2)视觉算法或存缺陷,方向错了?

根据理想官方的介绍,理想的智驾系统用的是“BEV融合算法”。BEV其实是Bird's Eye View(视觉中心鸟瞰图)的缩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帝视角”。

这套系统的核心机理是利用“纯视觉”进行感知预测,主要靠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各种雷达“补盲”。理论上算是特斯拉FSD的“加强版”,但现实却并不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斯拉的理论是让智驾系统像人一样开车,人也是通过眼睛观察周围环境的,而摄像头可以比人看得更清晰、更远。因此只要智驾系统能做出与人一样的判断,那就有可能比老司机开得更好。

但实际情况是,人这种生物的思维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试图用AI模拟人类动作的想法虽然美妙,却一直实现不了。甚至特斯拉提出这个想法时,智驾芯片的算力还只有10TOPS,当时普遍觉得缺的就是算力。但如今算力已经增加到了500TOP,却似乎并没有任何改变。“像人一样思考”究竟能不能行得通,暂时要打上问号。

现在更致命的问题,还是纯视觉算法经常识别不准。特斯拉之前就出现过多次撞静止的消防车等等,理由就是后者白色的“涂装”太具有隐蔽性,再加上没有动作,导致识别不准。而理想虽然加入了更加精准的各类雷达,但这也对信号的解析增加了更多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视觉系统其实是多维的,除了明视觉(日间视觉)外,还有暗视觉、色视觉以及立体视觉等多种视觉形式。哪怕是不考虑高度和布置位置,人也不会把广告牌认成障碍物,这就是立体形状感知的能力。

但摄像头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就像我们看照片,经常会感觉到欺骗性。由于拍照角度等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照片是并不“准确”的。就像我们很容易发现两只毛绒动物抱在一起,摄像头捕捉的信息识别却非常难。

因此以视觉识别为主的智驾路线,很可能存在天生的缺陷,只是目前我们暂时还没能触及。

(3)智驾把关,别让自己冒险?

生活中,功夫汽车也是一个深度的智驾爱好者。从最早的特斯拉,到后来的小鹏、问界,智驾的测试、使用比例非常高。但在功夫汽车看来,对于当前智驾系统的使用,还是应该以不涉险为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体验城市NOA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紧张。不得不说智驾系统的开法确实与人大不一样,多了不少无效的变道,也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减速,无法完全理解系统开的逻辑。尤其面对突然插上的外卖电瓶车的时候,更是惊出一身冷汗。

从那之后,功夫汽车就觉得以当前国内的交通环境,城市NOA的效率注定不会太高。尤其是当前的系统定义都是辅助驾驶,就算是出了事,责任也是自己的。

至于自动泊车,也同样是空间大的时候好用、敢用。真的在空间狭小的地方,自己停都觉得费劲,就更不能完全相信智驾系统了。

当然了,目前车流量不大的情况下,高架和高速的NOA还是挺好用的,确实省不少力,而且开得也非常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个人非常支持车企在做智驾的时候能出一个“学习模式”,比如累计行驶里程超过一定的距离,才能解锁新的功能。只有达成足够多的操作熟练度,才能享受完全体的智驾,这也是有备无患。

相比于那些一上手就敢早高峰在车上“补觉”的人,个人觉得还是应该缓缓前行才对。

(4)功夫拍案

最近传出消息,理想开始了新一轮的员工“优化”计划,据说总优化比例接近18%。从理想的智驾表现来看,这样的做法也合情合理。毕竟那么大的投入,产出确实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高速的事故确实太吓人了。

但从另外的角度,当前的智驾成熟度都还不够高。如果说理想是60分的话,业内的顶级水平其实也就75分左右。能用是能用,但还达不到令人放心使用的水平。

不过技术总是发展的,记得自动挡变速箱刚开始普及那会,我们还煞有介事讨论过。手动挡又省油,可靠性又好,相比那会儿的4AT变速箱优势太大了。涡轮机刚普及那会,很多人也觉得自吸够用够可靠,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技术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如果不是极客,或许可以再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