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读者私信笔者说,虽然最近楼市利好不断,身边关心楼市的人也多了些,但市场远没有像媒体宣传的“挤爆”售楼处,二手房仍旧不好卖,会不会一波楼市刺激政策过后,市场又进入沉寂,或者再次进入下降通道?

笔者对照2015年那波去楼市库存经历并结合近期政策研究发现,楼市的政策拐点已经确实已经出现了,那就是国家真金白银去楼市库存政策的宣布。但从实际上,仅仅靠宣布几个政策肯定是无法激起“受伤过重”的市场,特别是信心的恢复还需要一些现象级事件,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开始真正恢复?为便于观察,简单地说,未来两个月,看这3个“现象”就很关键了。

首先是地方出手购买库存房。这一个其实是没什么好说的,央行已经宣布给予地方5000亿规模、1.75%利率的低息贷款,以用于购买未售新房,这是确定性的政策,现在就看各地的落地时间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1-2个月应是各地开展实质性收购时间。

有读者问,我们是三线城市,地方会收购库存房吗?实际上,国家对库存房收购的城市没有明确限制,应该是有去库存需要的都可以。大家不要小看国家收购库存带来的市场效应,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城市新建商品房库存是6万套,直接给你收购1万套就不一样了,房企活了,市场热了,更为重要的是,大家的预期开始扭转,从而从需求端加速库存去化。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做法,往往容易收到奇效。

其次是一线城市全面解除限购。都知道,楼市的发动机是一二线大城市,因为占据经济、产业、医疗、教育和科技等各方面的制高点,如果它们楼市都不行的话,其他低等级城市不可能走出独立行情。所以,一线城市就是楼市的“风向标”。

普通人能懂这个道理,国家自然心知肚明。数据显示,目前二线城市已经全面取消限购,一线城市的限购在逐步放松中,北京放开五环外限购、上海放宽单身限购、深圳放宽社保缴费年限限购、广州则已放开120平米以上限购等,我们看到了继续放开限购的趋势,由于一线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太重要了,未来两个月,预计会趁热打铁,会再明显放开甚至全面放开限售,彻底把市场带热。

最后是下调房产交易税费。回想上一轮2015年开始的救楼市政策,需求端以棚改货币化安置为主,然后是降购房成本,如房贷利率、降税费(“330”新政住房营业税由5年降为2年)等相继降低,我们说,如果说棚改是上一轮救市的关键武器的话,那么,降购房成本则是吹响市场的号角。目前,我们的房贷利率已经创历史新低,就剩降低税费来助力,犹如西红柿鸡蛋汤上桌,就差那么一丢丢葱花,这就是完美。

总体看来,第一个现象没什么说的,既然宣布了,接下来就是各地实施。第二个其实也是相对确定的,不过是快还是慢,一次放多少的问题。而第三个倒无伤大雅,主要是我们的房贷利率历史最低、购房补贴历史最高,当然,如果真降,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此外,再简单说说网上过于偏激的唱衰言论,个人认为是无稽之谈,谈4点看法:

一是之所以出这么多支持楼市的政策,确实是源于楼市数据下滑,特别是每个月统计部门的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运行数据,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但需要说明的是,政策有大有小,有紧要和非紧要之分。国家下场收购库存房和压缩土地供应,就是最关键的政策,它会让库存关系发生转变,市场逐步从底部走出来,相比以往的降息、发购房补贴等,可以说是决胜局的招,不能视而不见。

二是不得不说,楼市政策出了很多、很长时间,不少人麻木了,觉得任何政策都可能都只能让市场昙花一现,不会有持续性,这是网上不少人不看好未来市场走势的重要原因,所以,他们选择远离房地产。但你知道吗?你不进入市场,就跟股市一样,跌的时候没有你,涨的时候基本也不会有你,因为你不知道市场底是何时,你惧怕参与市场,2600点时,你觉得还能跌到2000点。但市场并没有奔着你的目标去,当市场又回到3000点时,跟你一毛关系没有了。

三是,此阶段,为什么央妈突然宣布降低购房首付?一套房最低为15%,二套房最低为25%,难道他们不知道现在不买房的原因是市场信心不足,而不是加更大杠杆买房吗?试想一下,如果你觉得这房子不是要涨,在目前经济大环境下,有多少人会用15%的首付款买第一套房?用25%首付买第二套房?而且,如果真如前段时间一些境外机构预测我们的房价再跌4成,那么,谁还敢在这个时候把首付款降到1.5成-2.5成?到时真不怕这些低首付购房的人把房子甩给银行?

很显然,房价不可能再跌那么多,国家有这个信心,而且,既然敢把首付比例大幅下调,肯定不是无效政策,而是真让大家利用好这个政策,这个前提就是市场一定会回暖。即便短期内没那么强烈,后面也会出台更多的政策让这个政策有用。

四是驳斥一点,现在网上动不动就拿人口、收入、住房饱和来说事,可以说,这3个因子成为一些人唱空市场的口头禅,但实际显然不是那么回事!

就人口来说,日本的房价这两年已经超过历史高点且不断创新高,美国近3年也涨了40%。日本老龄化名列世界前列,美国人口也没什么变化,很显然,这是他们宽松的货币环境造成的,跟人口无关。

就收入来说,现阶段一些人的工作和收入确实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如果你说房价特定要大涨,你看看身边的人是不是突然又有钱了?说白了,只要一个东西有利可图,前期资金都会被想着法子变出来。楼市一旦预期扭转,资金自然会从八面而来,目前国家所做的,不正是扭转大家的预期吗?

就住房饱和来说,就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相对充足的资金,你会不会换一套好房子居住?这估计是每个人的梦想。简单地说,大家住现在的房子,并不是觉得房子够住了,而是受制于腰包。用一句话说,或许不缺普通房子,但一定缺好房子,因为人人都有一个别墅梦、洋房梦、豪宅梦,只要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房子就没有饱和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