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无须拨打110等待交警到现场处理,现在只要掏出手机打开“交管12123”App,点击“事故视频快处”功能,就可与交警“打视频”,远程取证,处置事故。

记者5月21日上午从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获悉,上海自今年4月起开始逐步推广“事故视频快处”,目前已覆盖全市所有地面道路;已累计通过该功能处置交通事故4000余起,平均处理时长6分钟,事故回访满意率达到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事故远程处理中心。张龙 摄(下同)

视频远程取证,事故快处快撤

记者打开“交管12123”App,首页左上方已可见“事故视频快处”按钮。点击进入功能模块,安全提醒的下方,事故地点已自动定位,事故时间已自动生成。点击“视频报警”,就可直接与属地交警部门视频连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交管12123”App截图

“碰撞位置麻烦拍摄一下。”“麻烦两位驾驶员站在一起拍一下。”今天一早,静安区发生一起两车碰擦事故。在静安交警支队交通事故远程处理中心,电脑前,民警头戴耳机与视频那头的事故驾驶员沟通,引导当事人拍摄现场碰撞情况,开展远程取证。核实完双方信息后,民警提醒两位驾驶员取证已完成,尽快安全撤离现场,双方手机将在15分钟内收到事故定责的短信。

静安交警支队事故审理大队大队长王晓斌说,相较于传统的事故处理方式,“事故视频快处”更加便捷高效,当事人不需等待民警到现场,通过视频连线几分钟即可完成。比如,5月20日9时8分,静安区广中西路近运城路发生两辆小客车碰擦事故,通过“视频快处”,用时6分钟就处置完毕。

交警总队事故处民警董乐晨介绍,在“事故视频快处”功能中,相关事故信息都由接警人员后台采集,包括双方车牌、驾驶员信息、碰撞部位等,不再需要当事人手动输入。“相较于‘快处易赔’的当事人协商,‘事故视频快处’是由交警直接参与定责,可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更能让当事人打消顾虑,便于快速撤离现场,减少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董乐晨说,目前全市16区都已开设交通事故远程处理中心。此外,“事故视频快处”是一项全国性工作,在开通此功能的其他城市,当事人也能开展远程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事故视频快速处置

“事故视频快处”使用提醒

适用时间:每天7时至19时

适用地点:上海地面道路(高速、高架道路除外)

适用车辆: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

适用事故:仅造成物损的机动车交通事故

目前“事故视频快处”适用于每天7时至19时,发生在本市地面道路上(高速、高架道路除外)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包含单车)仅造成物损的交通事故,且事故各方均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在做好现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由事故任意一方通过“交管12123”App点击“事故视频快处”。系统会自动定位获取事故地点信息,并连接辖区交警部门。

在视频通话中,接警人员会远程引导当事人开展信息采集和证据固定,并通过后台核验驾驶人、机动车和交强险等信息。

随后,系统会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当事人事故认定结果,当事人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的“网办进度”查看电子版事故认定书,并以此向保险公司报案,开展后续理赔。如对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可在事故认定文书送达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书面申请复核。

交警部门提醒,交通事故发生后,请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放置三角警告牌,做好安全防护,谨防二次事故伤害。事故现场处理完后,应快速撤离现场,及时恢复交通,减少道路拥堵。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