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出口电动车加征100%关税,美国到底在怕什么?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加征关税,发生在中国电动车出口大幅增长的大背景下。2023年中国电动车出口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进入2024年以后,中国汽车出口仍保持高速度增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8%。

此时此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关税大幅提高,背后的逻辑却源自深深的恐惧。

事实上目前中国电动车尚未大量进入美国市场,拜登政府为何如此着急就放出“信号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不久,美联社发布了一篇意味深长的报道,美国汽车数据研究公司Caresoft Global自购比亚迪海鸥进行拆解,从而对海鸥1.2万美元的售价感到无比吃惊,他们认为“以美国的制造水平,相同的汽车需要三倍以上的成本!”

整件事的主角价格不贵,影响力却不小。

这款在中国售价仅8万元的小轿车,大多数零件都由比亚迪自主生产,凭借着出色的设计与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着实惊艳到了公司总裁泰瑞·沃伊乔斯基,他曾是通用汽车大型皮卡的首席工程师。

看到拆解结果,泰瑞·沃伊乔斯基直言海鸥对于美国造车业是一个“警钟”,美国汽车业在低成本电动汽车设计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海鸥只是比亚迪庞大品牌矩阵中小小的一个子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据说这家机构拆解比亚迪海鸥的本意,是想研究一下中国究竟是怎么补贴新能源汽车的,然而却捅了马蜂窝,让自己再难安睡。拆开一看,海鸥的零部件大多数都是比亚迪自己造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对手无法企及的高度。1.2万美元的价格低廉,但美国人坦诚地表示海鸥在性能、舒适度和续航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强悍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拆解过程中,美国专家还发现海鸥的细节处理非常用心,无论是车身接缝、内饰用料还是电池布局,都体现出了比亚迪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也让海鸥在保证低价位的同时,也保持了高品质的用户体验。

问题就这样来了,如果海鸥以1.2万美元的售价在美国上市,美国本土品牌拿什么跟它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拆解比亚迪海鸥,确实让美国人的心态崩了,这并不意外,之前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多次表达过对中国电动汽车的高度评价:“中国的电动汽车非常好,倘若其他国家没有设置贸易壁垒,中国电动汽车将几乎摧毁世界上大多数汽车公司。”美国制造业联盟也表示:“以⽐亚迪为首的中国电动汽⻋,最终可能成为美国汽⻋行业的灭绝事件。”

马斯克一语成谶,美国车企已经不可能在产品层面与中国车企构成正面竞争,唯一的自救之路就是贸易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拥有目前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车企从内向外地进化、成长,已经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这是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家海外车企都无法比拟的。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乘用车销量为200.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销量为95万辆,同比增⻓ 33.5%,远超整体汽⻋销量增幅。4月份中国汽⻋出口50.4万辆,同比增⻓34%,汽⻋出口增幅已经大于内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市场真的后知后觉,其实比亚迪近些年来在海外早已建立起中国汽车的新形象,让全球消费者重新认识了中国汽车。先是日本BP社对比亚迪海豹进行拆解学习,并且编著成书,一本书的售价高达4.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200元),紧接着欧洲顶级投行瑞银也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拆解分析,他们全都因这辆车先进、高集成化以及75%零部件自产率而深感震惊,海豹的成本控制水平,要比欧洲主流车企至少低25%,而且差距只会增加不会缩小。短期内要想达到比亚迪的制造、成本控制水平,欧洲和日本都毫无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拆解海豹,日本人心态崩了;美国人拆解海鸥,美国人破防了。随着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将会把更多高品质的新能源车卖出国门,国外老百姓也能购买到中国制造的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美国正处于选举的关键时刻,拜登为了在与特朗普的争夺中实现票数反超,又开始对中国相关领域进行“制裁”。美国人通过加征关税,期待能够阻止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市场,这一招真的能奏效吗?

全球车企都明白,中国拥有最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加关税,无异于固步自封,选择在温室中逃避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美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中逐渐走向失败。中国正在从一个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在这种环境下美国人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和成本控制水平,而不是通过贸易壁垒来自我麻痹。中美只是全球两个比较大的汽车市场,但真正的全球市场是七大洲的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