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奔驰宝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属于豪华车,车标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其实,奔驰宝马在德国价格还是比较亲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德国全职员工的平均月收入约为4105欧元,年总收入约为49260欧元。

不同行业的平均工资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金融和保险服务领域的人均税前年收入最高,达到77618欧元,而餐饮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年收入最低,仅为30668欧元。

即便按照餐饮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年收入,1年的收入就买奔驰C,2年多一点的收入可以买奔驰S和宝马7系。

可以说,奔驰宝马在中国的地位,很大程度是曾经的辉煌和营销宣传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市场,合资车为了利润最大化不断试探下限,网上有不少介绍奔驰宝马存在减配、烧机油、漏油等问题的视频,奔驰宝马因合资减配和政策砍得只剩下车标了。

不过,德国本土的满血版奔驰宝马在高速性能和操控上优势巨大。

德国的高速是不限速的,车速超过160公里很常见,开车时速超过200公里的也大有人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国的法律和国情决定了德国车企必须钻研高速性能。

就国内而言,研究时速180公里以上的技术意义不大,但对奔驰宝马而言,这是基本功。

奔驰宝马最大的优势与核心技术就是其高速性能和极限操控,在180公里时速以上的场景,奔驰宝马对于车身稳定、降噪、操控、动力等方面的研究和经验,是国内车企很少涉足的领域。

正所谓“不跑200码,何必买宝马”。

奔驰宝马最大的价值,就是其强悍的高速性能,但在国内而言,奔驰宝马这方面的武功完全无用。

事实上,国内大部分奔驰宝马车主都不知道自己的座驾最大价值是什么,也许,对这些车主而言,奔驰宝马在德国的拿手绝活相比于两者的车标而言一文不值。

正是因此,铁流之前说奔驰宝马在中国只剩下车标了,因为减配和法律把奔驰宝马的武功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文章标题,为什么说电车无法超越奔驰宝马的核心技术呢?

原因就在于电机高速性能不行。

电机的优点是低转速高扭矩,起步快,但缺点则在高速方面。

电机高速运转时会切割电磁场,进而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电流与驱动电机运转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称之为逆电流,电机转数越快,逆电流就越大,能量损失也就越大。

同时,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成正比,高速状态下,随着温度升高,电阻也水涨船高,电机和导线的热损耗会上涨。

另外,电机高速运转还有消磁问题。由于电机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过程中,导致电机内部发热严重,进而引起电机铁芯热膨胀,导致电机绕组的漏电流增大,使得绕组的电磁场失去了稳定性,最终导致电机绕组和铁芯的磁通量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问题共同导致电机在高速场景下性能表现一般,能耗巨大。电车高速上为了续航压着90公里时速跑,一般高速跑到120码,电车续航要打5折,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速度更快,电车续航会掉的更快。简言之,电机的优势区在前中段,中后段是内燃机的优势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车评机构用GL8与蔚来、特斯拉比亚迪海豹等电车跑圈对决,在满电状态下,坚持190码以上时速,几款电车40-50分钟全部没电,被220码稳定行驶的GL8团灭。

这还仅仅是GL8这种胖头鱼MPV,换成奔驰宝马这类高速性能好的车辆,差距会更明显。最近,车评人测试Su7,在200码的速度下,车辆晃动大,噪音大,能耗涨。

当然,解决之策并非没有,那就是给电车加装变速箱,比如保时捷的一款电车就安装了变速箱,改善了高速性能。

不过,一旦加了变速箱,又回到国内新势力所不擅长了领域了。何况这也仅仅是改善,内燃机在高速上的优势始终存在。

简言之,电车的弱点在于电池,优势源自电机,特点是低转数高扭矩,起步快,但电机的劣势是后继乏力,高速性能一般。其实,电驱的矿车、军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载低速。

油车的优势是油箱廉价,且不会随着时间衰减,补能快,内燃机的特点是起步线性,中后段加速有力,能够持久200码以上高速运行。简言之,油车适合轻载高速场景

电吹对电车低转数高扭矩的特点津津乐道,但对电车高速性能不行就往往顾左右而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电车解决了电池的问题,和油车相比也是互有胜负。而且很多场景,电车无法替代油车。举例来说,老板用GL8,可以“千里取公章”,如果用电车,只能“半路找电桩”。

特别是对于德国这样一个高速不限速的国家而言,奔驰宝马的绝世武功是电车无法超越的。这就注定了德国电车的市场比较小,只能作为电动大玩具,普通德国人依然会购买1-2年收入就可以买下的奔驰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