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就是喜欢折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传多张图片显示,山东、河北等地近期出现含俄文路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传多张图片显示,山东、河北等地近期出现含俄文路标

看看这样的路牌,很明显,中英文标识之外的俄文,是后来加上去的。

还有些路牌,干脆就没有英文标识,只有中文与俄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就想问问,有这个必要么?

英文是全世界通行的第一语言,俄文呢?

虽然近几年我国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在增长,但俄罗斯出口的恐怕 是以能源为主,并不是说两国的民间经济往来有多么活跃。

目前,俄罗斯的经济体量只与我国的广东省相当,人口数量也不过我国的十分之一。

俄罗斯在华投资的企业数量有多少?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你身边有多少人去俄罗斯打工、留学?日常生活中,你用过什么样的俄罗斯产品?你所在的城市,俄罗斯游客数量有多少?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接壤,设置俄文路牌还可以理解,其他地方增加俄文路牌,甚至去掉英文标识,改为俄文标识,意义又在哪里呢?

几年前,在遥远的三亚,就出现了中英俄语路牌,媒体报道,“据悉,中英俄三语旅游标识牌目前已覆盖三亚21条主干道和部分区域慢行道,覆盖范围包括三亚迎宾路、凤凰路、解放路、三亚湾路、吉阳大道、榆亚路、狗岭路、三环路、御海路、新城路、海虹路、回新路、育新路、育秀路、三亚河东路、金鸡岭街、荔枝沟路、落笔洞路、水蛟路、海罗一路、春光路等全市车行道,以及三亚市区、大东海、海棠湾等区域慢行道。”

据说三亚这么做是为了服务俄罗斯游客,但是,到三亚旅游的除了俄罗斯游客,还有韩国,日本以及欧洲如英法等国游客,是不是也要为他们单独设置语种路牌?

更何况,由于翻译不准确,催生出了“三亚市将替换3000块翻译错译俄文路牌生效”的新闻——这不就是折腾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起了某城市将地铁英文标识改为拼音,后来又不得不改回英文的事儿——中国人不会去看那些拼音,外国人又看不懂。那么,这么一折腾所产生的成本呢?

有人为这样的俄文路牌而欢呼,说,山东民众表示:“我看到指示路牌最上面是中文,下面是俄文,这应该是国家对外展示决心一种姿态。”

有篇公号文这样写道:“在两年前,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教育部门在一部分学校推广俄语实验班,引发热议。学生家长普遍对此表示欢迎,原因在于英语难学难用,浪费学生大量时间与社会资源。

有家长表示:全世界都应该抵制英语学习,推广英语文化明显是美英等国的文化侵略,是帝国主义的一种阴谋。

还有学校老师表示:语言学习应体现时代的需要。看看现在的中美关系,如果再鼓励进行英语学习,就是逆时代而为,是一种教育界的反动。“

对于这样的人,我能说些什么呢?

祝他们去俄罗斯发财。

来源:原创里约热泪奴常识流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