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2022年5月,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为南充和达州、为川东北经济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南充与达州,“绸都”与“气都”山水相连,三国文化与巴渠文化交相辉映,司马相如、落下闳与元稹、唐甄共灿星河,阆中古城与罗家坝、城坝遗址相得益彰。

在文旅领域展开协作,是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中的共同赛道。组团培育的第三个年头刚刚开启,连日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南充市顺庆、嘉陵、高坪、营山、阆中多地,采访观察,看组团培育“副中心”中,南充的“文旅兴市”如何将城市变“景区”,“流量”变“留量”。

组团“上新”

文旅赋能城市发展

在安逸游四川的文旅版图上,南充、达州是川东北区域的“重头戏”。

2024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明确支持南充、达州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好天府旅游名县,打造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

组团培育副中心,两地文旅领域的携手合作,早已启幕。2023年,南充与达州就在文旅领域展开协作,协作内容涵盖打造川东北文旅休闲度假集群、推动川东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 这两年,携手举行文旅资源推荐会,串联沿线红色景点,联合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 组团“上新”,让南充达州在文旅赛道花开两朵,美美与共。

文旅上新,不断释放文旅消费活力。近年来,南充市以“锦绣南充”为统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南充接待游客9561万人次、同比增长19.5%,实现文旅产业产值1320亿元、同比增长13.8%。

2024年3月,南充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和历史坐标,发出了文旅融合的“动员令”、吹响了文旅兴市的“集结号”,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南充文旅发展再谱新篇章。

“活”字诀

让文旅有效“出圈”、持续“保鲜”

阆中古城,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可谓是川东北片区的文旅“顶流”。行走在古城里,唐宋风貌的建筑群,讲述着厚重又灵动的历史文化故事。

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北王皮影传承人王彪,这两年有了一些新探索:皮影艺术,可以通过鲜活的表达呈现,让游客体验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互融合所带来的新奇。2021年建成至今,王皮影艺术博物馆,发展成集演艺、收藏与展览、文创开发、传承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阆中古城。(图据阆中文旅局)

“近年来,阆中市依托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发文章,真正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阆中市文广旅局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致力于挖掘文化、记录历史、打造主题院落,做好古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工作。“活化传承古城历史文化,激发古城内在生命力,推动古城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让全球游客沉浸式体验‘古香古色、原汁原味、市井市民’的古城特色。 ”

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17家国有博物馆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打卡,让南充“文博热”又火了起来。5月19日,南充首个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百余种文创产品、10余项线上线下活动等,新潮玩法让文物“活化”起来,让文物成为市民和历史的对话窗口。 “文博热”,折射出南充在“活”化中抓流量的又一亮眼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阆中古城。(阆中市文旅局供图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南充书写下红色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生态文化、春节文化等众多“文化符号”,孕育出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南充市文广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用好“活”字诀,南充既练“内功”,深挖文旅潜力,也练“外功”,主动融入全国、全省文旅大体系。不断挖掘游客的兴奋点和南充文旅引爆点,让文旅有效“出圈”、持续“保鲜”。

城市变“景区”

构筑“文旅兴市”全域绽放模式

走进顺庆区清泉坝桥下的“嘉陵绿浪”风景绿道,丰富鲜活的彩绘抢人眼球。“在充分利用现有风景绿道基础上,充分考虑文旅消费市场需求,突出特色,打造网红打卡地。”顺庆区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嘉陵江风景道顺庆区段设计融入青春创意、体育健身、节庆活动、文化感知、消费场景、儿童游乐、生态体验七大功能,打造市民运动娱乐休闲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充市顺庆区清晖阁实景演出(南充文旅供图)

将视线拉到嘉陵江的嘉陵区段,黄金江岸度假区4月28日开园以来,为市民提供集音乐、商业、文化于一体的狂欢盛宴。嘉陵区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紧抓特色发展文旅产业,嘉陵区紧抓都市游,构筑文旅消费新场景,激发城区文旅消费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充市嘉陵区黄金江岸户外演出(南充文旅供图)

在江东的高坪区,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高坪文旅行业不断向“新”发力。XR沉浸式体验空间等展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文旅消费的新潮流、新场景、新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南充高坪嘉陵江359度曲流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流”。(图据高坪区文旅局)

放眼南充全域,当前,南充正坚持“文旅兴市”,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创新消费场景,构建“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文旅产业体系,全面擘画“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新蓝图。

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锚定“加快推进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定位,南充制定了三年攻坚行动,促进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充黄金江岸嘉陵江水上运动表演(南充文旅供图)

把文旅效益做多做优,文旅品牌做精做响,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以“将帅故里·锦绣南充”为核心IP,扎实开展五大攻坚行动,打造嘉陵江文旅发展带、主城区文旅引爆核、阆南仪文旅突破极、西营蓬文旅增长区。

到2026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突破1.5亿人次,文化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旅游收入突破1200亿元,全面释放文化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带动城市更新、赋能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