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举的打压棋子还是落下了,对中国电动车等关税提高到100%以上,将在8月1日生效。欧盟表示也将会跟进,美国还试图影响拉美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关税,由此可见美国真的歇斯底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中国电动车、锂电池、 光伏电池这个“新三样”怕了吗?答案是:并没有。美西方以为这样的不公平贸易会让中方的产业受损,岂不知不是我们着急卖,而是他们着急买。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中国去年出口了155万辆电动车,其中约63万8000辆出口到欧洲,约5万2000辆出口到北美。

美西方这一严重违反WTO贸易准则的举措,不仅不会给中方致命一击,还会引起中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最终将对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商产生巨大影响。

以比亚迪为例,去年就取得了全球销量302万辆,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但是这其中却和美国市场没多大关系。更加确切地说,面对美国的贸易壁垒等限制措施,比亚迪绕过美国市场,转而在欧洲和亚太、美洲等地区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就是,就在美国传出要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货品加征关税”消息的时候,比亚迪首款电动皮卡 “BYD SHARK”在美国的邻国墨⻄哥首发,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要想开上比亚迪的皮卡,就要掏双倍的钱。

美国制造业联盟在一篇论文中表示,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电动汽⻋“最终可能成为美国汽⻋行业的灭绝事件”。对此,美媒体有清醒的认识,表示中方的电动汽车优势并非是“产能过剩”,而是凭借长期的创新和自身市场优势,在整个供应链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以比亚迪为例,其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几乎无可匹敌,生产了几乎所有的零部件。并且作为最早宣布停产燃油车,最早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企业之一,比亚迪的车型几乎涵盖了市场全部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在2024年,比亚迪打出“电比油低”的口号,迅速推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渗透水平,中国提前12年完成了50%的指标。拜登为了选票,闭着眼提高关税,实际上是美国汽车产业的“闭关锁国”。

美媒体发现,比亚迪一款名为“海鸥”的电动汽车,在中国售价仅为7-8万人民币,但是续航可以达到400公里以上,并且智能化水平远远超越传统燃油车。

美国公司 Caresoft Global公司,最近底特律西部工业区的一个巨大车库里拆解了从中国购买并运到美国的“海鸥”,他们发现,自己都被日韩电动车给“宰了”,尽管“海鸥”的价格低廉,但其驾驶表现出色,装配质量可与售价是其三倍的美国制造电动汽车相媲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一发布,就引起了美国国内的热议,他们开始相信马斯克所说的:中国的电动车非常优秀,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它们几乎可以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他汽车公司”。

比亚迪“海鸥”已经在四个拉美国家上市销售,售价约为2.1万美元。如果美国消费者想要购买,那么就得掏4.2万美元以上。即便如此,美国汽车厂商想要生产同类型汽车,定价将会更高。

曾任通用汽车大型皮卡的首席工程师特里·沃霍夫斯基表示:“海鸥”是对美国汽车工业的“警钟”,美国在设计低成本电动车方面已落后于中国多年。最令人美国行业担心的是,这种低价是依靠产业链和效率提升获得的,而不是简单的减少材料或者简单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海鸥”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内饰色合成皮革座椅的缝线与亮绿色车身外观很搭,这通常只在更昂贵的汽车中才有的功能。行驶非常安静,处理弯道和颠簸的表现与更高价的电动车相媲美。

而其电机、仪表盘、车身甚至大灯全部都是比亚迪自己生产,零部件高度垂直整合,生产效率奇高,都让美媒体感叹不已。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电动汽车等行业进行“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传统的车企早已经在中国市场加大了投资,纷纷寻求合作造车,而美国企业诸如福特汽车只能等着中国的电池技术授权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夸张地说:当世界都在前进的时候,美国却选择了固步自封,未来的美国汽⻋注定会被世界孤立。

中国汽车正势如破竹向海外市场进军,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1-3月份,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2%,4 月中国汽⻋出口 50.4 万辆,同比增⻓ 34%,汽⻋出口增幅已经大于内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4月份海外市场的成绩也是举世瞩目,出口量达到了41011 辆,同比增⻓ 176.6%,多款新车型在海外上市,比如“海鸥”在智利和哥伦比亚上市,King DM-i(驱逐舰 05)和首款皮卡 “BYD SHARK”在墨⻄哥发布。

从 2019 年至 2023 年,比亚 迪等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汽⻋市场的份额从 0.4%飙升至 8%,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竞争力和 广泛的市场认可。而在拉美、亚太等地区的不断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的电动汽车并没有普及,美国树起关税壁垒也完全处于政治需要,这就使得无论是其行业发展,还是消费需求都被忽视,而中国电动汽车却将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在全球获得成功。

其实,美国拆解 BYD 海鸥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日本就曾经多次拆解比亚迪汽车,并且还专门出了一套书,只不过他们还算是“望梅止渴”,而欧洲的汽车厂商要聪明的多,一看中国电动汽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十分清楚电动化上半场已经基本缺席了,智能化下半场再没参与的话,就彻底出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经就说过,“比亚迪将利用现有产业链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进一步优化品牌形象,带领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如今他说到做到了,倒是不少美国企业曾经豪言壮语,如今化为泡影,要么放弃,要么终止。

20年前,王传福说:“比亚迪2008年将把电动汽车商业化,2009年推出纯电动车。我们比日本整整提前了20年,到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

这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如今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