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5月23日报道 谈到甲醇汽车,汽车圈里,一定没人比李书福更执着。

去年2月,吉利迎来十万吨级绿色低碳甲醇工厂的投产,进一步布局绿色甲醇生态。这是吉利为中国能源多样化战略点燃的新灯塔,也是吉利在2023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的大事件。

当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为可持续发展“筹谋”就变得必要起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企业DNA,是一家企业不只关注财务与业绩,同样关注人类与地球命运的体现,最终也将反哺公司的业务发展。

日前,吉利控股也发布了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126页的报告披露了,吉利2023年在合规与商业道德、气候行动、资源保护、交通出行、价值链责任、员工与社区六个重点战略领域的进展。

根据此前设立的目标,吉利要在2030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2045年实现全链路碳中和。相较于基准年2020年,2023年,吉利汽车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了12%,使用端平均碳排放下降了16.2%,制造端碳排放下降了5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书福对未来的思考

李书福对未来的思考

2023年,全球环境、社会和经济遭遇多重挑战,李书福在报告寄语中表示,“吉利控股深刻理解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坚持可持续经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性,要自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用绿色甲醇破解世界能源难题,也是李书福一直以来的目标与梦想。他直言,吉利要做新能源动力的突破者,实现绿色能源转型的同时,守护中国能源安全,推动全球能源科技进步。

当然,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企业,吉利控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只局限于甲醇汽车,而是致力于探索适用于汽车出行领域的中国特色碳中和实现路径。

目前,吉利同步探索了纯电、混动、插混/增程、绿色甲醇、换电等多元化新能源技术路径,并制定了2045年实现全链路碳中和的总体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总体目标下,吉利也明确了短期、中期、中长期规划,即2025年实现乘用车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25%,2030年实现全集团运营层面碳中和,2040年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零碳就绪。其中,零碳就绪是指虽然没有实现零排放,但是已具备了实现零排放的条件。

对应到国家层面,我国的“双碳”目标是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换句话说,吉利比国家层面的碳中和目标提前1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些细化的目标中,我们还注意到,吉利承诺在2025年形成清晰的自然受益商业转型路径,在自然资源和商业发展之间建立良性循环。也就是说,一年后,吉利就可以寻着清晰的路径,去实现生产运营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平衡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吉利的“第二份财报”

2023吉利的“第二份财报”

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报告,往往是企业的第二份财报。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吉利已连续12年发布报告,并去年首次披露了包括六大方向的企业ESG战略,将合规与商业道德、气候行动、资源保护、交通出行、价值链责任、员工与社区作为重点战略领域。

吉利也明确表示,希望成为中国碳中和的企业标杆。也因此,在吉利控股,由董事会负责监督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战略层级很高。2023年,为加强管理协同,吉利控股还优化了可持续发展组织架构。

当然,可持续发展战略包含产品到全价值链的方方面面,必定是一场体系化战役。随着监管和资本市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披露规范的愈加严格,车企们也在加快可持续发展相关事宜的实际业绩和体系化管理。

对于吉利而言,最直观来看,2023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98万辆,占总销量的35%以上,同比则增长了51%,大幅度降低了车辆使用端的碳排放数据。

吉利还将新材料、新技术融入车辆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实现低碳和循环利用。比如,吉利 银河E8 参数 图片 )和领克08等车型采用了热成型一体式门环、航空级铝合金等30余项轻量化技术,沃尔沃EX30内饰所使用的聚酯纤维则最高可达100%回收再利用。

在生产制造端,吉利已经拥有3座零碳工厂、17座“国家级绿色工厂”,沃尔沃台州工厂也成为其在中国区的首个气候零负荷工厂,物流运输则选用新能源低碳车辆进行物流配送,整体提升企业自主减排能力。

根据吉利集团旗下各品牌设立的阶段性减排目标,曹操出行已在2023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吉利汽车要在2025年实现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以2020年为基准年);沃尔沃在2025年实现生产制造的全球气候零负荷运营;路特斯科技将在2027年实现100%纯电动车产品矩阵;远程新能源商用集团要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极星也将在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以2020年为基准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车企集团,吉利认为,可持续发展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在国家“双碳”目标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不只限于自身的生产制造布局,还包括推动全产业链供应商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建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吉利汽车已将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供应商评价体系,并在2023年更新了《吉利供应商行为准则》,进一步明确其在环境与社会责任方面的标准,以及补充了工作环境与人权、商业道德、沟通与培训等要求细则,推动供应商“应签尽签”;自主研发的吉溯云区块链溯源平台已投入使用,包括沃尔沃、极星、吉利和路特斯等品牌,可实现从整车回溯至原材料开采商的全生命周期溯源。

在组织结构上,吉利也在集团层面成立了供应链协同委员会,下设执行机构,负责推进战略任务及管理要求的落实。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链很长,辐射面广,如果能打造一批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供应商体系,不只将影响直接的利益方,还能共同为行业、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价值。吉利也在不断优化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回报员工。

在吉利控股CEO李东辉看来,可持续发展理念与 ESG 实践也更好地促进了吉利的业务增长,2023年全集团汽车总销量约279万辆,同比增长约20%就是证明。

他表示,“吉利控股集团将在全球合规的前提下 , 以人才与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持续创造经济、环境与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