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占率不断缩水的日系汽车,一部分日系车用户开始感到忧虑;如果“两田一产”的结局和铃木与三菱相同,现在手里的车可就要砸手里了,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力挽狂澜,如果引进在日本本土市场销量遥遥领先的K-CAR会不会有转机?

近两年里有许多读者提出过相同的问题,然而如果引进K-CAR能带来转机,丰田、本田、日产会毫无动作?

如果引进K-CAR能带来转机的话,其实铃木也不至于黯然离场。

然而又有读者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五菱宏光MINIEV、长安Lumin、吉利熊猫、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等车的销量很高,这些小、微型车不也属于K-CAR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们就先来解读这些车,细心的汽车爱好者一定会发现五菱宏光MINIEV的销量波动,该车在上市之初的单月销量可以轻松达到四五万辆,而现在只有万余辆而已;原因并不是因为长安Lumin或吉利熊猫等竞品的出现,而是因为微型车的市场空间注定会塌缩。其实最具参考价值的微型车不是五菱宏光MINI而是奇瑞小蚂蚁*(eQ1),这辆车曾经的月销量可以上万辆,而现在只能做到月销一千余辆;究其原因更不是因为出现竞品,因其价格高于五菱宏光MINIEV或长安Lumin等车,根本不是同级竞品。

真实的原因是其售价达到了5.99-7.49万元,在这个价格区间里曾经只有微型电动汽车可选,而现在有五菱缤果或比亚迪海鸥等小型车——有小型车可选则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微型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理,当相同价格区间里出现紧凑级车的时候,小型车也得被淘汰。

这些车的销量变化说明了两点,其一是主流汽车消费者是能选大车必然不选小车,其二是新能源汽车曾经的价格普遍偏高,但是又有一部分消费者有绿色号牌车辆的用车刚需,或者是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但又不放心,所以才会选择这些车来迁就或者感受。

这就是五菱宏光MINEV小微型K-CAR能够热销的原因,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价格回归正轨,逐步与同级燃油车看齐;届时至少微型电动汽车会全数被淘汰,就像是淘汰当年的比亚迪F0、奇瑞QQ、长安奔奔和铃木奥拓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K-CAR引进卖给谁

第一节已经说明了结果,K-CAR的特点是小,车身尺寸都是微型车标准;所以这些车其实在十年前就已经被中国汽车市场用户淘汰过一次了,比如铃木系列,所以再度引进也只会再度被淘汰。包括比较个性的车型也不例外,K-CAR真正有吸引力的车型不是那些面包车,而是微型越野车或跑车;这些车看起来确实会有一些市场潜力,是年轻司机的个性化之选,然而不同的汽车文化还是决定了必然被淘汰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宝骏悦也/悦也PLUS,其风格非常K-CAR,设计感相当不错,但是依然冷门;五菱宏光MINIEV推出过售价不足10万元的软顶敞篷版,可也是难得一见。

为什么呢?

因为这块汽车市场基本没有主流车的汽车文化,大部分汽车用户追逐的是不断升级,需要的是尽快摆脱处于“低阶”的通勤工具;毕竟这些主流车在裹挟的某一种消费观念里是不被看得上的,哪怕这些车很适合年轻司机,所以有一些汽车文化因素也注定了K-CAR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留给日系汽车的选择不多,目前看来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先期主打插电混动和增程类汽车,并且需要在现有燃油车价格模型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升级,说白了就是不能更贵,后期在逐步丰富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线。

能跟进技术转型还会有机会,反之,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亚太市场的重心只能转向东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