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些举动都被上海的领导看在眼中,他也因此得到了提拔,到了1985年,黄菊已升任为上海市的副市长。

2007年6月2日,北京的居民们一大早便开始了自己忙碌的一天,他们或是上班、或是游玩、或是带着孩子,但就在人们怀着各样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天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却在北京的一所医院中悄然逝世。

这个逝世的老人就是曾经的上海市长黄菊,享年69岁,三天之后,黄菊的骨灰被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之中。

然而,让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在黄菊去世八年后,他的骨灰却从八宝山中迁移出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黄菊生前犯了什么“错误”吗?还是说另有隐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磨一剑

黄菊是上海人,出生在1938年9月,那时的中国正值战乱之中,年幼的黄菊自小便见到了许多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群众,这让他的内心深深震撼,也影响了他未来人生的选择。

而黄菊的家境虽然平凡,但他的父母还是竭尽全力送他读书,让他渡过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童年,黄菊在读书上面也有一定的天资,他的记忆很好,老师所讲述的课,黄菊往往听一遍便记住了,这使得他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

新中国成立后,黄菊和他人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迈入了新的时代,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56年,一份来自清华的录取通知书,让整个黄家上下都不由得激动了起来,邻居们也纷纷来道贺,说黄菊这下子光耀门庭了。

当有人询问黄菊:“你准备学什么专业?”

黄菊毫不犹豫的回答:“还是电机工程一类的吧,现在我们国家正是发展工业的时候,学这个专业也能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因此,黄菊在清华大学所学的知识是关于电机制造的,到了1963年,黄菊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的一间制造人造板的车间工作。

“我们车间来了一位高材生哟。”黄菊的到来,让车间的师傅们都心生好奇,不由得打趣道。

黄菊只是一笑,并未因为自己的学历颇高,而对工人们感到轻视,相反,他在学校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到了工厂中,黄菊却立即转变了自己的心态,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工人,没过多久,便和工人们打成了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和工人群众的相处中,黄菊也发现了一个现象,虽然从学历上来说,这些工人们没有他高,但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黄菊倒成了一个“学生”,经常要向这些师傅们学习。

这让黄菊想起了毛主席所说的一句话:“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那些地位低微的人,并非智力不如他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那些一出生便拥有了荣华富贵的人,他们无论是所受的教育还是财富,都要比常人多,因此他们看起来要比常人“聪明”,但其实他们不过是仰仗了自己的父辈,如果和常人处在一个起跑线上,不一定能比的过常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菊虚心的向师傅们请教,师傅们也没有藏私,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黄菊,而黄菊毕竟大学所学的专业便是机电工程,没过多久,他便担任了技术员的职务,随后又被提拔为厂长的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