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测算,2023年中国汽车总产值已达到11万亿人民币,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0%,成为中国的第一经济支柱。作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CACS 2024)吸引了100多名全球汽车领导者齐聚重庆,论坛规模和关注度均创新高。

“在当前汽车市场环境下,价格战是最常规的竞争手段,完全不打价格战是不可能的,但只会打价格战也是没有未来的。我认为下半场的主战场应该是技术战,上半场遗留下来的续航、快充、电池安全等还有待于继续突破。”在不久前落幕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CACS 2024)上,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的这番话引起了不少与会嘉宾的点赞和认同。

作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吸引了100多名全球汽车领导者齐聚重庆,围绕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AGI产业化、新投资赛道、供应链发展、海外出口等热点话题展开对话和探讨,论坛规模和关注度均创新高。

事实上,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仍在深刻演进过程中,市场、技术、产业链等领域挑战依然激烈。一方面,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终端市场持续蔓延的“价格战”让不少车企、经销商承受着压力,“内卷”成为本届论坛嘉宾发言中的第一高频词。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60家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合计营收9672.82亿元,创下新高,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4.15亿元,同比下降23.3%,近三年来首次跌破300亿元。

另一方面,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汽车行业的新机遇也在不断涌现。国内汽车产业内部合作协同更加广泛,产业整体活力和竞争力与日俱增,并开始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合作,向海外扩散影响力和领导力。

汽车业如何当好中国经济第一支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认为,汽车业对下半场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而在当前汽车市场环境下,完全不打价格战是不可能的,但只会打价格战也并不可取。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带动效应大,是众多经济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被认为是人类工业文明 皇冠 参数 图片 )上的“明珠”和国民经济的“压舱石”。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表示,我国在全球范围率先明确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使得百年汽车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作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将着力保障稳定运行、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行业管理、深化国际开放合作,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马春生表示,尽管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但面对未来仍充满信心,汽车行业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总产值已达到11万亿人民币,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0%,首次超过房地产,成为中国的第一经济支柱。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今年4-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已超过50%,同时在终端上险的渗透率也突破了50%,首次超过燃油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认为,过去汽车制造业就具有产业关联度大、资金积累能力强、带动就业人口多等众多特点;而新能源汽车融合了大量“汽车之外”的技术,能够带动中国产业发展史上规模空前的技术创新。

“2024年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李奇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

有分析认为,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促进汽车“以旧换新”,尤其是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既有利于拉动内需,释放消费活力,又能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要求,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重庆市政府副市长江敦涛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介绍说,今年一季度,重庆国内生产值增长6.2%,汽车产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功不可没。“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重庆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他透露说,今年1-4月,重庆全市汽车产量达到8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达到了23万辆,同比增长了1.2倍。

李奇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但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例如电池技术、新能源车企盈利难和西方推出逆全球化的贸易壁垒。

如何在“价格战”的硝烟中成为最后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5月共有56款新能源车降价,甚至有部分车型直接降价20%。有分析认为,这场罕见的“价格战”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下降、新能源汽车新品快速推出等原因,接下来国内汽车市场有望回归到以促销为主的常态。

“国外政治家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表现得很焦虑,甚至有的很害怕,反而说明我们自身真的做得不错,如果不强别人就不会怕。”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企业家高端对话环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讲出了自己心中的“破卷”之道。

“无论是卷价格、卷技术、卷规模,还是卷流量,其本质都是市场竞争行为。”他表示,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有喜有忧,有挑战也有机遇,新能源汽车同样也是如此。

“中国要想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新能源汽车是必由之路。”王传福认为,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只有用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才能最终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工业转型升级。”他告诉记者,这场汽车业变革的核心实际上是技术革命,要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9.7万辆,同比增长32.1%,环比增长13.8%。其中,比亚迪汽车以超过33万辆的成绩继续领跑。长江证券此前一份的研究报告分析称,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已实现弯道超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在技术与成本上取得了领先优势,有望在市场快速扩容之际抢占份额,并通过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打开销量与业绩成长空间。

在新一轮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不仅培育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

赛力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认为,中国取得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第一大新能源车市场的地位来之不易,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国企、民企和外资企业多元发展局面,也呈现出多元技术路线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这些都为构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演讲中指出,当前汽车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形态,总结为“新、智、合、卷”。他表示,车企应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解决行业的痛点,并践行“一带一路”的发展原则。

朱华荣积极展望说,随着一系列科技进步的推动,汽车产业将从传统的交通工具提供商转变为出行产品、服务和生态服务供应商。他表示,长安汽车期待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与合作伙伴共赢,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汽车行业更加可持续、健康和合作的发展。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俊则认为,新质生产力落实到汽车行业应该具备3个特征:一是具备融合创新的生产要素,二是必须具备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三是新质生产力必须转化为可变现落地的产业成果。

据介绍,在极度“卷”的市场环境中,长安汽车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今年1-5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110.9万辆,同比增加12.03%;其中自主品牌销量93.24万辆,同比增加11.64%;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23.55万辆,同比增加72.74%;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7.39万辆,同比增加80.81%。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5月共有56款新能源车降价,甚至有部分车型直接降价20%。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场罕见的“价格战”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下降、新能源汽车新品快速推出等原因,“价格战”是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更加考验车企的体系能力。据统计测算,今年5月过后“价格战”已经有变缓趋势,接下来国内汽车市场有望回归到以促销为主的常态。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车企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在本届论坛致辞时不无忧虑地表示:“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是盈利。而盈利又是为了什么,是为社会作贡献,包括交税和提供就业岗位。但现在不少企业都在裁员,包括广汽集团也裁了不少。”

随后不久,广汽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广汽不反对价格战,也不怕打价格战,但是要有理性和有底线,不能过度。让利可以,但让本不可持续。企业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对税收、就业及上下游产业将带来不良影响。”

在王侠看来,产业变革的大潮不会在简单粗暴的节奏中很快结束。“我们对下半场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甚至要重新认识。”他表示,车市下半场不是收官战,或许比上半场还要漫长,甚至还有加时赛,一定要坚定地践行长期主义,打持久战。

“希望大家能够在下半场打出气势、打出耐心和格局,用长期主义化解浮躁和焦虑,去赢得最后的胜利。”正如王侠所强调的那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寻找“破卷”之道,不仅关系到车企的未来发展,也深刻影响着整个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