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车人的童年梦想照进现实的梦幻体验是怎样的?

大概是肖晗这样的。

30年前,在哈尔滨,一个6岁的幼童,第一次坐进带有空调冰箱的LC80,被它的高级震惊到了。

后来,在他年幼的时光里其实也见过体验过其它高级的车,但LC80还是成了他的Dream Car。

20年前,在哈尔滨某个邮局报刊室,一个16岁的少年,第一次看到一本叫《越玩越野》的杂志,翻了两页就被深深吸引了,当即对同学说“这本杂志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吗?”

13年后,在北京,长大的少年,机缘巧合下成为了《越玩越野》的一员,并且很快就有了开着Dream Car LC80在戈壁沙漠驰骋的机会。

又5年后,因为工作出色,年轻人成为了《越玩越野》的主编,并很快成功带着这本杂志顺利完成了转型。

在汽车行业工作这些年,他见过体验过很多好车、豪车,但至今他的Dream Car还是LC80,在他心中那是太经典的一辆车。

不过LC80早已在他童年时停产,所以少年时他更切实想拥有和觉得未来能拥有的是Prado 普拉多 参数 图片 )。

至今,他始终觉得普拉多是越野人的最后一台车,有一辆普拉多是一件圆满的事。

本期「56·越玩越野人车计划」也是「普拉多的朋友们」系列特稿,想跟你讲讲《越玩越野》主编肖晗的故事,一个因为幼时爱上丰田陆巡多年后成为一个越野玩家、汽车媒体人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计划把肖晗列入《普拉多的朋友们》系列故事时,肖晗说“可是我还没有自己的普拉多。”

我说:可是你的经历就是代表着一部分自小爱丰田陆巡、普拉多,但暂时还在努力拥有它的路上,何况丰田陆巡、普拉多陪你走过那么多荒野之路。

特别提示:表述需要,本文采用第一人称

01

先讲个我爷爷的故事吧。

三十年代,爷爷少时,在西北山村,有天偶遇了一辆大卡车,深受震撼,沿着车辙印追寻好久,发现车是油田勘探队的。

他太喜欢了,想与钢铁巨兽为伍,软磨硬泡最终被勘探队留下。后来,爷爷跟着队伍离开了家乡成为了一名油田运输工。

彼时车辆技术尚不发达,道路条件也极为恶劣,油田所在的地方更是艰苦异常,但爷爷喜欢。

冷湖、玉门、克拉玛依等的油田爷爷都有参与建设。

后来,我的叔伯也都成了油田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受家里影响我从小就喜欢车,幼时只要把我放车里,我就会被完全吸引,可以安安静静的自己在驾驶室玩半天不闹人。

但我真正的汽车意识觉醒是在1994年。

那年我6岁,555香烟赞助了港京拉力赛,于是街头巷尾的报刊亭烟摊全是港京拉力赛的广告。

每天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赛车飞驰而过的画面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一年,我第一次坐进了LC80里。

东北多农场、油田、林场等,这些地方路烂需要越野车。那些年哈尔滨经济也还行,就有不少丰田越野车的出现,像LC60、LC80。

我清楚的记得某天舅舅开来了一台LC80,小小的我坐进宽敞舒适豪华的LC80里,本身就兴奋的难以言表。

舅舅让我把脚放在出风口的位置,居然有风、凉风,舅舅说那是空调。舅舅又让我把手放进扶手箱里,天,居然是冰的,车里居然有冰箱!

我小小的世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叹为观止。

哈尔滨夏天很舒服不需要空调,在那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空调这个东西的存在,而冰箱那时候也没有普及到普通人家。

我当时看我舅舅的眼神估计就跟我儿子现在看我是一样的,就好崇拜,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车,舅舅居然能开这么高级的车。

那一刻,年幼的我深深地爱上了越野车,更准确一点说是丰田LC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成龙的电影对我影响也很大,他的电影中经常出现飙车赛车惊险刺激的场景,尤其是那部有越野拉力赛的经典电影《我是谁》让我对越野赛车十分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的很多年里,我时常都会陷入幻想,想象着自己是一名赛车手开着越野车在戈壁沙漠驰骋,卷起烟尘滚滚,与风 竞速

03

2003年,我读中学,因为普拉多国产,丰田越野车在市面上变得更常见了。东北很多机关单位和有钱的大哥大多都会选择陆巡或者普拉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大家的生活范围其实很固定,哪个街角哪个机关大院会有一台普拉多、陆巡、 途乐 ,我非常清楚的,我一有时间就会去围着车看了又看。

那时还有佳美、 皇冠 等,也有一些国产车,汽车市场其实也挺热闹的,我对许多车都很喜欢,但最喜欢的始终是丰田,具体一点是LC80。

不过因为LC80在我10岁那年停产了,所以少年时普拉多开始成为了我的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的某天,我和同学照例去一家邮局报刊室,偶然看到当时还是作为增刊杂志的《越玩越野》,翻了几页后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当即转身对身旁的同学说道:“这本杂志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吗?”

为这本杂志,我常年光顾邮局报刊室,不过没买过,因为28元的售价对于当时中学生的我来说太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北京的招聘会上,惊讶地发现有个展位上摆放着那本熟悉的《越玩越野》杂志。

那时,我对杂志社的概念一无所知,但凭着对越野车的一腔热爱,幸运的通过了面试,成了《越玩越野》的一员,也开启了自己十几年的越野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进入杂志社后,我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

在这里,我有幸结识了越野圈开疆拓土的人物,他们有着可以代表着中国越野高度的事件,比如开创性的穿越无人区,命名N39,参加国际顶级拉力赛等,而陪他们完成那些事件的几乎都是丰田的越野车。

而我自己,那个多年前,幻想着驾驶越野车驰骋在戈壁沙漠的小男孩,也因工作的机会,终于童年梦想照进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第一次进沙漠是去巴丹吉林,开的就是陆巡。

我开心极了,终于能坐在它的驾驶席上,钥匙、油门、离合器、方向盘、音响、空调、兩刷器全部由我来掌控。十多年前,副驾席上的小男孩对这一切可是仰慕极了。

那一趟全程4000多公里,穿越了几乎半个中国,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叫《八千里路云和月》,年少轻狂,觉得自己像个英雄,开着陆巡征战沙场,特别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很多年到如今,我参与过很多汽车广告极限穿越的拍摄,也做了一些给中国的越野圈带来过不一样的东西的案例,而每次陪伴我们完成挑战的必定有丰田的保障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的最多的是LC120和LC100,用它们主要原因是皮实耐用,可靠性高,不容易坏;空间大,能装200L的油,还能背上各种物资;动力数据看着不高,但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满载爬坡的时候动力储备也总够用,不掉链子。

它们本来是有点昂贵的车,但却能够胜任那些艰苦而繁重的工作。这放在路虎大G身上,是很难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也不是每次特意去选择丰田越野车,而是我们要做难以完成的挑战时,找到能与我们并肩作战的总是开丰田的人。

就像不少人都认识的巴丹吉林的一位朋友,他可以帮助我们驾驶其他车型去任何地方,但他“出征”时,总会带着一支开丰田的队伍做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开着丰田越野车驰骋在无人区荒野广袤天地的每一个时刻,其实都是我童年时那些遥远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2018年,我和老男孩4x4的车队,走N35长线穿越,队伍里主要是普拉多。

9天8晚、1700km的高寒无人之地:昆仑山脊的沟壑险恶异常,那棱格勒河宽沟乱石肆虐,在抵达玛尔盖茶卡前我们强渡玉龙河差点全军覆没,攀爬过数座5000+的达坂,在最后的克里雅又遇见接连不断的山体塌方,在挂壁的乱石路上又是一场惊心动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段很长的在山脊的路,每辆车都在要翻车的临界点,往左打方向,右边的车轮就会翘得特别高,往右打亦是。

在那荒人的荒野大地,无休止的颠簸是我们的日常,但没有一辆普拉多出现故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出故障了,有过多年多次高原经历的我,在那次经历了严重高反,几乎是昏迷的状态持续了三四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我完全清醒时,我还坐在普拉多的副驾,车队因为刚过了河不久,车身看起来干净极了,高原的阳光又极为明媚。

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强烈的感动,像新生一样一切都那么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后走,我又坐进了普拉多的主驾,虽然身体仍然感有不适,但能够与我喜欢的车驰骋在荒野,对我来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开心幸福。

06

燕七总说我对丰田、对普拉多有滤镜。

我是媒体记者,我知道我应该保持客观公正,不该带太多个人的感情色彩,但这是持续30年的热爱,没办法。

年幼时,我得踩个石头才能够的着Dream carLC80的窗户。少年时,昂贵的普拉多,依旧是我遥不可及的仰望。

而现在,我有了能跟越野江湖的大哥们在一起对它“品头论足”的资格,我所现在做的事也是普拉多回归中国市场整个商业活动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肯定是非常骄傲自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是丰田、普拉多打开了我汽车世界的大门,为我种下了热爱的种子,甚至冥冥中决定了我的职业和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拉多是越野人的最后一台车,这是我曾经写进文章的话,至今我也仍觉得有一辆普拉多是一件圆满的事。

它很中,中庸之道的中。即不便宜也没有贵的完全高不可攀,用起来很省心,无人区能玩,沙漠也能玩,城市代步也恰到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Dream car第一位始终是LC80,它太经典了,但它停产20多年了,我现在还不太有条件成为一个收藏这种经典老车的用户。但拥有一台普拉多,努力努力还是可以实现的。

文:燕七 讲述/图片:肖晗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