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余琦通过视频就不当言行致歉。

视频中余琦称这几天陷入深深的自责,内心充满愧疚与歉意,向大家做出深刻检讨,致以最深刻的歉意,愿意为造成的负面影响承担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

6月16日,一名司机驾驶一台号牌为【323007·使】的黑色大众牌汽车停在北京一处双向单车道的繁忙路段,车辆一动不动,造成该路段严重拥堵;后方司机纷纷鸣笛催促但司机在车内置若罔闻。随后后车一名司机下车与其交涉,希望能够挪开车辆恢复通行,但是余琦随后抱着一只狗从车里下来,其让司机带着狗先走,自己坐到驾驶位上;但是余琦不仅没有挪车,竟落下车窗与其他司机争吵,并称“懂什么叫使馆车吗?懂什么叫做外交豁免权吗?滚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方司机顿时压制不住怒火,通过报警的方式进行了处理。

事件发酵之后,网友们对于余琦嚣张的态度纷纷表示无法接受,并有网友将余琦的真实身份挖了出来;最终确定余琦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曾任国家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其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一职的任期至2025年10月。

通过资料可以大致了解到余琦的身份和国籍。

相信是网友们的强烈反响使促使其道歉,态度前倨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馆车能否随意违章驾驶

余琦口中的“外交豁免权”客观存在,但并非为所欲为的挡箭牌。

参考外交部官网资料信息里的“礼宾知识”,《外交特权与豁免》里有清晰的描述,外交豁免权是对各国相互派驻的临时性的使者的理解性特殊权利和优惠待遇,自古有之。其使馆和工作人员享有一定的管辖豁免,在实践中,如果外交人员触犯驻在国法律,驻在国一般不提起诉讼,不由司法部门判决,但是依然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如果其人员在驻在国产生严重威胁的时候,驻在国对于犯罪的外交人员可予以驱逐出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外交人员“人身不可侵犯”的相关资料里显示,外交代表不受任何方式之逮捕或拘禁,也就是说这些外交人员如果出现违章驾车、无意闯禁等行为,驻在国有关人员有权指出其错误并要求其注意。

但是外交人员人身不可侵犯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其存在严重危害当地秩序或安全等行为,比如行凶、殴打、酒醉开车闯祸等,驻在国可以现场采取必要措施,包括但不仅限于现场监视和暂时拘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余琦在交通繁忙路段主观恶意停车的做法明显危害交通秩序,所以即便其属于外交人员,理论上也可以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对其进行现场监视或拘捕,何况只是驾驶一台使馆车。并且不论是使馆车还是外交人员,其享有豁免权也是基于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了相互尊重则处置方法或可另当别论,当然具体方式方法在相关法规里也有明确说明。

事情到此算是尘埃落定,现在不是一百多年羸弱的时候,余琦也算是给其他使馆车和外交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尊重是相互的,获得尊重应当反馈以尊重,否则就是自取其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