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交通秩序 保障通行安全

——莆田交警部门将开展超标电动车整治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18日讯 近日,莆田交警支队召开超标电动车管理新闻通气会。会上详细介绍了莆田市超标电动车整体工作情况及工作思路,对莆田市超标电动车的历史、现状以及拟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具体介绍。

据悉,2017年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解决大量无号牌电动车管理问题,莆田市参照广西南宁超标电动车非公安渠道挂牌管理的做法,由市电动车协会牵头,制发蓝色数字电动车号牌,并建立莆田蓝牌电动车管理系统,对超标电动车实行“户籍化”备案管理。截至2019年4月,全市累计通过电动车协会备案69.6万辆数字号牌电动车。

目前莆田数字蓝牌电动车存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仍有约27万辆继续上路行驶。上述车辆普遍已使用5-7年,期间从未进行车辆检测,存在车体老化、车况良莠不齐、投保率不高等各类安全问题。莆田数字蓝牌电动车持有人主要为老年人、妇女及农村群众等群体,因对驾驶人准入无明确规范,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低、驾驶技能差,守法率也相对较低,逆向、闯红灯、未佩戴头盔、不按道行驶、载人超员等各种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2023年全市共发生涉两轮车辆交通事故971起,占交通事故总数的77.06%,其中涉及数字蓝牌电动车交通事故473起,造成289人受伤、32人死亡,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33.7%。2024年以来涉及数字蓝牌电动车的一般交通事故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人员伤亡事故占比仍高达27.69%,总体车辆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为此,莆田交警部门将开展超标电动车整治行动。

莆田交警领导积极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法制办沟通,邀请市人大开展专题调研,扩大社会知晓率、认同感,并建议参考宁德等地方,颁布莆田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明确全市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通行等具体规范,或通过市政府出台文件,规范全市电动车管理工作。

同时广泛争取支持。交警支队已拟定了莆田数字蓝牌超标电动车整治工作通稿,就超标电动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将采取的整治措施进行说明,由莆田交警支队领导积极走访市委市政府、相关单位,加强沟通协调,扩大宣传范围,全力争取广大群众和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将依托道安平台。充分发动乡镇(街道)、辖区派出所、村(居)干部、交通安全员、网格员等基层道安力量对辖区内超标电动车进行排查,比对电动车协会报牌底册、摸清底数,掌握车辆分布等情况,并加强日常宣传、劝导管理。

并将加强联合监管。联动工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加强电动车违法销售、改装源头管理,将工作中发现的涉及非法生产、销售违规车辆、改装拼装等线索抄送主管部门查处,严格规范车辆经营销售等源头管理。

此外将督促行业自律。通过相关行业协会,要求外卖、快递等企业完善内部安全管理规定,组织员工签订承诺书,全面使用依法登记的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等车辆,上道路行驶时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安全文明驾驶。

莆田交警部门还将协调优惠措施。与电动车协会及保险公司等协调,推出以旧换新优惠政策,购车时在原有旧车折换价的基础上再优惠(不同车型优惠600-1200之间);由银行提供授信额度的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最长3年免息免手续费金融购车政策等优惠措施。并动员以旧换新。要求市电动车协会组织全市700余家电动车销售商家开展车辆以旧换新业务,通过发送短信、宣传单等方式,全面动员数字蓝牌电动车所有人置换车辆,并依托各车管所及销售商家办理数字蓝牌车辆备案注销。

莆田交警部门还将实施区域限行。计划自2024年10月1日起,在中心城区荔城大道、东园路部分区域禁止数字蓝牌超标电动车通行,并根据运行情况,逐步扩大限行区域,2025年后,我们将根据超标电动车的剩余存量等实际情况,适时提出超标电动车退出路面的合理时限、规程。

与此同时,莆田交警加强宣传教育。制作车辆整治公告,阐明有关法律法规、安全隐患、以旧换新措施、整治步骤及时限等,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群众规范遵守法律法规,妥善处置数字蓝牌电动车。并有序推进整治。在日常勤务中加强数字蓝牌电动车执法检查,重点整治使用假牌、套牌的数字蓝牌电动车,以及非法改装、拼装、违法载人、逆向行驶、不戴头盔、“飙车炸街”等易肇事肇祸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后续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开整治,全面净化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通行安全。

(陈静 陈琦 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