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一位女工正在忙碌地工作着,突然,她身旁的同事向她提出了一个问题:“菊清,你有没有听说谁正在和你谈恋爱?”这个问题让女工感到意外,她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陷入了沉思。

女工以平淡而朴实的口吻回答道:“您问的不就是那位老周吗?”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直率和坦诚,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但却清晰地传达了她的意思,让听者能够迅速理解她的回答。

得知询问,工友急忙澄清:“您或许还未获悉,此人乃是周总理的亲侄儿。”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在场众人的广泛关注,纷纷对此消息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惊讶之情。

听闻此言,女工人稍作愣怔,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她毅然决定,不能再与男友周荣庆继续纠缠下去。于是,她找到了周荣庆,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定,提出分手。

这段故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女工人得知男友是周总理侄子后,毅然决然地提出分手?这一切,还需从女工人与周总理侄子周荣庆的恋爱历程中探寻答案。

【恋爱过程】

1958年3月上旬,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乡的晋菊清等12位年轻姑娘,其中包括年仅19岁的晋菊清,经过选拔,正式入职九里山钢铁厂,开始了她们崭新的职业生涯,为钢铁事业贡献力量。

出身农家,晋菊清自幼历经艰辛,深知生活不易。在工作上,她始终秉持着认真踏实的态度,迅速赢得了钢铁厂领导的赞誉和工人们的尊敬。因其出众的容貌和乖巧的性格,深受大家喜爱,被誉为“炉花”。

晋菊清性格开朗,每闻同事戏称其为“炉花”,她总是笑靥如花,随即指着炽热的钢炉,认真地说:“此才是真正的炉花。”她的回应既展现了对工作的热爱,又彰显了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晋菊清话音刚落,一位年轻男子从身后走来,面带笑意,以肯定的口吻说道:“所言极是,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炉花之美。”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炉花的赞赏与认同,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他对这一细节的独到见解。

晋菊清闻声侧目,眼前男子的笑容让她略感意外。男子尚未待她询问,便抬手轻指她脸颊,提醒道:“你脸上有灰尘,快些擦拭干净。”晋菊清闻言,顿觉窘迫,忙抬手拭去灰尘。

晋菊清抹去脸上的灰尘,以正式的口吻对那男人道:“我并不认识你,何以取笑我?”她见男人依然不收敛笑声,便微微皱眉,语气中透露出些许不悦。

没等男子开口,旁边的工人便自发走上前,向晋菊清介绍道:“这位是咱厂新上任的工会干部周荣庆,是个知识分子。据厂长所言,他将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精神滋养。”

晋菊清目光转向周荣庆,沉思片刻,准备开口询问他所带来的“精神滋养”是何物时,却意外发现周荣庆已悄然离去,她顿时愣住,无言以对,只余一片寂静。

晋菊清原以为那段经历仅是人生旅途中的短暂插曲,未曾料到,正是这不起眼的片段,竟悄然扭转了她一生的轨迹。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实则蕴含了深远的意义,成为她命运转折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班时分,晋菊清得知厂内将上演戏剧,随即与三位挚友赶至厂门外的戏台之旁。就在此处,晋菊清偶遇了周荣庆,他正忙于协助工作人员搭建戏台,为即将到来的演出做着精心准备。

晋菊清正准备返回家中接母亲一同观看戏曲之际,一直留心观察的周荣庆忽然出声挽留道:“小晋,暂且留步,可否劳烦你为我置办些许点心?”他的语气中透露出诚恳与期待,似乎不愿让晋菊清错过这场精彩的戏曲表演。

周荣庆从他那略显破旧的衣服口袋中掏出一叠钞票,郑重其事地递给晋菊清。然而,晋菊清并未接受这份好意,她坚定地摇了摇头,说:“对不起,我们并不相识,我不能为你代劳购买。”

晋菊清言毕欲行,周荣庆却将其拦下,诚恳道:“上午已识得,岂能忘却?请速助我购置食物,搭台之众工皆饥肠辘辘,急需充饥。”晋菊清闻言,点头应允,随即前往购置。

周荣庆将钱递给晋菊清,她得知工人们急需食物,便毫不犹豫地出发购买点心。然而,附近的代销点并无此类食品。晋菊清焦急地寻找,却一无所获。为避免工人挨饿,她迅速返回搭建场所,将情况如实告知周荣庆。

周荣庆看到晋菊清空手而回,并未责怪,而是轻声一笑,随即抱起一根长竹竿。或许是因为晋菊清对未能让工人们饱腹而心怀愧疚,又或许是她看到周荣庆独自搬运略显吃力,她立刻走上前去协助。

晋菊清一切准备就绪,正欲离去,周荣庆突然叫住了她,以正式而诚恳的语气说道:“小晋,此番承蒙你的鼎力相助,感激不尽。你的付出我铭记在心,请允许我向你表达由衷的谢意。”

听完这番话,晋菊清的脸庞瞬间泛起了红晕。她迈开步伐,边走边轻声说道:“我这就回去接我妈来,一起观赏这场戏曲。”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喜悦和期待,显然对即将到来的家庭团聚充满期待。

晋菊清渐行渐渐远,周荣庆放声呼喊道:“去吧!速速将你母亲接至此处,我特意为她预留了一处上佳的席位。”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晋菊清母亲的尊重与关怀,同时又充满了期待与热情。

当晚,晋菊清携母亲至现场,见周荣庆特意为她们预留了佳座,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心中暗自赞叹:“这位厂长所请的嘉宾,以精神食粮馈赠众人,实乃善举。身为高官,却不轻慢百姓,实乃难能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晋菊清与周荣庆的交往逐渐深入,彼此间的友情日益深厚。某日,周荣庆在下班之际,特地找到晋菊清,诚挚地邀请道:“小晋,能否光临寒舍?我母亲独自在家,颇感孤寂,你的到来定能给她带来欢乐。”

在周荣庆的诚挚邀请下,晋菊清决定接受他的好意。他们约定在一个共同的轮休日,共同前往周荣庆家中,拜访他亲爱的母亲。这次会面,晋菊清怀揣着尊重和关心,准备与周母共度一个愉快的时光。

不久,晋菊清应邀来到周荣庆家中拜访其母王兰芳。王兰芳一见晋菊清,便热情地握住她的手,连连称赞:“这便是菊清吧?荣庆常提及你的能干。真是好,好个标致的姑娘!”她的眼中流露出满满的欣赏与喜爱。

晋菊清自幼便与母亲相依为命,乞讨度日,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此刻,面对眼前这宏大的景象,她感到有些手足无措,羞涩地垂下了头,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

周荣庆见母亲如此,即刻上前轻声安抚道:“母亲,请您宽心些,小晋初次来访,您这般热情,倒让他有些局促了。请容我代为招待,以免他感到不自在。”说罢,他轻轻将母亲拉到一旁。

王兰芳深情地凝视着儿子,轻抚晋菊清的手背后,缓缓松开了她。随后,她关切地询问了晋菊清的家庭状况,并娓娓道来自家往昔的点滴。在平和的交流中,王兰芳向晋菊清展现了家的温暖与深厚的情感纽带。

当天中午,王兰芳热情邀请晋菊清共进午餐,母子二人陪伴左右。席间,王兰芳以关切的口吻正式询问:“菊清,你的感情生活可有新的进展?是否已觅得佳偶?”晋菊清闻言,微笑着回应,气氛温馨而融洽。

王阿姨,我现在才19岁,尚年轻稚嫩,内心仍有许多期待与憧憬。因此,我想再多等几年,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请您理解我的决定,并给我一些时间和空间去成长和探索。

王兰芳听闻此言,静静地审视着晋菊清,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笑意。片刻后,她将目光转向周荣庆,又转回晋菊清身上,语气沉稳地道:“十九岁已非稚龄,是时候了。”

晚餐过后,王兰芳与晋菊清展开了深入的交谈,双方畅所欲言,氛围轻松而愉悦。直至夜色渐深,王兰芳方才吩咐其子送晋菊清踏上归途,以表尊重与惜别之情。

两天后的傍晚,晋菊清刚刚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工作,正准备踏上归家的路途。此时,厂领导突然将她召至办公室,面带喜色地告知:“小晋,有个喜讯要告诉你,周荣庆的母亲表达了对你的喜爱,并希望你成为她的儿媳妇。”

晋菊清在听闻此言后,内心深感震惊,她迅速摇头表示否定:“他身为高级干部,又出身革命世家,而我仅是农家出身,实难与之匹配。”她的话语中透露着谦逊与自知之明,显示出对身份的清醒认识。

周荣庆表示了他的意愿,并提及他母亲对你的好感。老周虽然年长一些,但性格和品行都相当出色。厂领导见状,诚挚地建议你认真考虑一下这个提议。

经过深思熟虑,加之周荣庆坚持不懈的热烈追求,晋菊清最终作出了决定,她愿意与周荣庆建立恋爱关系。这一决定是在多日的权衡利弊和考量之后作出的,标志着两人关系的新篇章正式开启。

在交往期间,周荣庆与晋菊清虽无花前月下的浪漫,亦无缠绵悱恻的柔情,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二人感情日渐深厚。然而,令周荣庆始料未及的是,不久之后,晋菊清竟向他提出了分手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