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一车难求,“产能过剩论”纯属偏见

改革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非常受欢迎,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近期走访了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她在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表示,当前认知挑战给全球科技创新带来了新冲突。中国产能过剩其实是伪命题,这个“帽子”中国戴不了。但中国新能源车产业不能盲目乐观,要加快创新,让长板锻得更长。

认知挑战影响科技创新合作

“如果新能源汽车革命发生在美国,大家可能会拍手称快,说西方又有了一个重大发明。但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现在发生在中国,就被一些国家称为产能过剩,甚至被说成影响一些企业、国家的生存,非常耸人听闻。这种认知上的挑战是影响科技创新、科技合作的第一个障碍。”

陈文玲5月2日在“第二届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上的这番发言赢得了参会嘉宾的共鸣。她告诉中新财经记者一个细节,发言结束后有一位法国嘉宾专门过来对她说“我太同意你的看法了”。

在陈文玲看来,今天全球大国在科技竞争中的主要矛盾,是一些国家依然坚持冷战思维,在科技创新上搞所谓意识形态或者价值观之争。

中国戴不上产能过剩的帽子

“不管是从国内市场需求还是国际市场来看,中国都戴不上产能过剩的帽子。”陈文玲称。

她指出,《巴黎协定》签署后,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转型已成为世界发展趋势,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发展的战略或者规划。但世界各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比较低,平均占比欧洲为18.5%,北美为8.3%,亚洲为2.8%。

据国际能源署的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到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

陈文玲援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指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465万辆,中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销量为120.3万辆,在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中占比仅为8.2%,在全球汽车9272万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3%。

陈文玲还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随着汽车市场以旧换新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质量和电池续航里程提高,市场对新能源车需求量依然巨大。

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一车难求

“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到欧洲市场不仅价格高于本国市场,而且一车难求。”陈文玲说。

为什么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特别受欢迎?

“乌克兰危机后欧洲国家陷入高通胀,欧洲对新能源汽车情有独钟。” 陈文玲注意到,但中国的新能源车出口到欧洲不是低价倾销,有的品牌比在国内的价格差不多要高50%。

“当时其实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是供不应求,有的消费者要等几个月,长的等半年才能提到一辆车。”陈文玲说。

美欧一些政客和媒体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在陈文玲看来,欧盟之所以随美起舞,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受到欢迎,而一些欧盟国家原来的传统汽车产业受到影响。而且,欧盟把传统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延迟到2035年,在目前的窗口期担心中国大量新能源汽车进入并占领市场,这是欧盟一些国家的主要担忧。

陈文玲认为,在此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被一些政客政治化了。他们通过产能过剩的话术来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使之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受阻。另一方面为自身的汽车转型和超越争取时间,以抢占下一代汽车市场。

中国新能源车要继续加快创新

但是,近期苹果公司退出已经进行的十年电动车制造计划,奔驰汽车放弃了2030年全面油转电的目标,福特也推迟电动汽车的生产目标,这给外界一种疑惑:欧美放缓发展本土电动车了?

对此,陈文玲认为,千万不能被这种现象迷惑产生误判,实质上欧美国家并未放弃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而是全面转向汽车智能化,把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的优势结合起来,打造新一代“汽车机器人”。

陈文玲建议,中国企业对当前取得的相对优势决不能盲目乐观,一定要加快创新的步伐,因为目前技术上仍有一些难点要突破,仍有一些消费者诟病的短板要弥补。

她还提到,中国车企应避免盲目竞争、互相压价,避免出现优质低价,甚至赔钱赚吆喝,注重海外市场的多元化布局,同时要推动多方合作,联手推动汽车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携手世界其他汽车制造国家企业推动汽车产业向更高效、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陈文玲: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深圳公管学院特聘教授、改革创新高级人才学院联席院长】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邱诗懿;初审:程子茜、陈佳妮;复审:李雨凡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