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现在确实还有很多人分不清啥叫存量,啥叫增量,分不清啥叫现状,啥叫趋势。
现在大街上燃油车的数量相比新能源车确实占有绝对的优势,甚者很多政府机关单位的公务用车使用的也还是BBA等品牌的燃油车,但这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存量;车是有使用寿命的,没办法让他们一夜之间全换了,毕竟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每年自主品牌增加的销量,这叫增量;每多卖出1台国产车,就意味着有1位车主在这次购车决策中放弃了合资/进口车。
比如比亚迪,2021年销量为79万辆,2022年为186万辆,2023年为302万,今年预计420-450万辆之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增量。
战报会骗人,战线可不会骗人。面对市场销量节节攀升的新能源汽车,当年如日中天的合资品牌现在不仅不加价了,还各种降价,还保不住销量。这就是趋势。

我知道,看到这个标题肯定会有一批人立马开始叫嚣,"电动车都是垃圾!燃油车才是王道!",“只要燃油车不退市,就誓不买电动车”。

每次看到这种言论,我就莫名感觉到有一种螳螂挡车的喜感。

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0.32%。从2020年的5.8%到2021年的13.4%,再到2022年的27.6%,如今已突破50%。短短十年间,增长了近160倍!这趋势,岂是几个人喊喊口号就能阻挡得了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现在确实还有很多人分不清啥叫存量,啥叫增量,分不清啥叫现状,啥叫趋势。

现在大街上燃油车的数量相比新能源车确实占有绝对的优势,甚者很多政府机关单位的公务用车使用的也还是BBA等品牌的燃油车,但这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存量;车是有使用寿命的,没办法让他们一夜之间全换了,毕竟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每年自主品牌增加的销量,这叫增量;每多卖出1台国产车,就意味着有1位车主在这次购车决策中放弃了合资/进口车。

比如比亚迪,2021年销量为79万辆,2022年为186万辆,2023年为302万,今年预计420-450万辆之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增量。

战报会骗人,战线可不会骗人。面对市场销量节节攀升的新能源汽车,当年如日中天的合资品牌现在不仅不加价了,还各种降价,还保不住销量。这就是趋势。

2024年7月,乘用车销量榜前十名中,新能源车占据了八个席位!前五名更是清一色的新能源: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鸥、秦L、元PLUS、理想L6。而传统燃油车呢?只有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勉强挤进前十,分别排在第六和第九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惊叹的是,2023年7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零售总量为17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高达87.8万辆,首次超越燃油车,达到51.1%的零售渗透率!换句话说,现在每买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有人会说:"电动车续航不行啊!"兄弟,你是不是对新能源有什么误解?以比亚迪秦PLUS DM-i为例,其可油可电。它的纯电续航里程就达到110公里,对于日常通勤绰绰有余。如果有家充,一公里的用车成本就5分钱左右。这是燃油车能比的吗?说到续航忧虑,秦PLUS DM-i满油满电下总续航里程高达1090公里,比很多燃油车还要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人说新能源车太贵。事实是,现在连7.98万的插混都有了,比如长安深蓝SL03。各个价位段都能找到适合的车型。从10万出头的比亚迪海豚,到20多万的小鹏P7,再到40多万的理想L9,价格跨度很大,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说新能源车不可靠的。根据J.D. Power 2022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新能源车平均每百辆车故障数为175个,而燃油车是171个,差距并不大。而且,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个差距还在不断缩小。

说到这个点上,你为什么不吐槽一下有些燃油车型几十年如一日地烧机油、变速箱故障、发动机异响等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有人对新能源汽车有这么大的偏见。新能源车确实还有提升空间,但论驾驶体验、用车成本、智能化应用,它们已经把传统燃油车甩出十条街了。

以比亚迪汉DM-i超级混动版为例,百公里油耗仅为5.9L,而同级别的燃油车普遍在7-8L左右。如果你主要在市区开车,还能装个家用充电桩,为什么不考虑新能源呢?

不管你信不信,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65%左右。到时候,那些死活要买燃油车的人,可能连几款可选的车型都找不到了。就像当年坚持要买手动挡的人一样,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动挡占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