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欧洲,堂堂发达经济体,烧了几百亿美金,买了中国的机器,找中国人手把手去教,也造不出电池,完全就是个笑话。
最近,北方伏特公司,欧洲著名电池制造商,欧洲最后的希望,它宣布破产了,从此希望变成了绝望,欧盟都破防了。要知道电动车,这个大国必争产业,而电池占电动车1/3以上的成本。电池如果搞不定,那几乎等于搞不定电动车。
一直以来,欧洲的车企们,用的都是中、韩、日三国生产的电池,尤其是中国电池制造商控制着全球 70% 的产量,主打一个物美价廉,价低量大,找不到对手。欧洲觉得这不OK,必须自己搞,原本想把北方伏特打造成为电动车电池巨头,摆脱中国供应链,实现电动车自由。
他们的迫切程度超乎你想象。2015年,这家公司由特斯拉特斯拉前高管彼得·卡尔森创立。最初的设想是:开发世界上最环保的电池。同样都是电池,为啥还分环不环保?
这是因为他们承诺,他们生产电池的环节,只用水电和风电这种环保能源。是不是很奇怪?其实还真不奇怪,你想啊,这公司要技术没技术,要钱没钱,只能通过旁门左道的办法,投欧盟所好。那欧盟过去这些年最热衷于啥?
政治正确呗。所以你能想象一款高科技产品的优势是政治正确吗?但人家就敢这么做。而欧盟呢?唉,欧盟,那是相当上道,直接把它当亲儿子,哦,不对,是亲祖宗一样供着。
而这种能往脸上贴金,钱包受皮外伤的事情,欧洲企业自然不会错过,大众、宝马等汽车企业纷纷下单,还是直接打款的那种。
大众更是掏了16亿美元入股,高盛和贝莱德等投资机构,德国和加拿大政府都给他们投钱,补贴拿到手软,累计起来都超过150亿美金了。不仅如此,欧洲出了名的拿地慢,审批慢,到了北方伏特这,这些问题是不存在的,要啥给啥,还必须加急。
这一波操作猛如虎, 2023 年北方伏特估值都达到 200 亿美元。
可这种明明可以名牌春天的配置,北方伏特却打得稀烂。
首先,他们在北极圈附近找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准备开启伟大的事业,结果工人们都不愿意来。最后找了100多个中国和韩国的外包工人,还在在无锡找了一个上游设备供应商来供货。
为了赶紧上马,让供应商别搞什么测试了,直接到北极圈来挨冻吧,啊,不,是送货。货是到了,但磨合出了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没经验,上到老板,下到基层,全是小白。那咋办呢?
找懂的人呗。那谁最懂?那肯定是中国人懂。于是,找中国人来指导。从建厂、设备、再到生产,不是中国人干的,就是中国人手把手教的。这工厂其他人都可有可无,就中国顾问不能没有。关键是,他们如果学得会也就算了,没想到他们学废了。
电池生产不出来,产能只达到了计划目标的0.5%。订单是肯定完不成了,无奈之下,宝马撤回了20亿的订单。现如今北方伏特宣布破产,从超过150亿美金投资,到资金几乎耗尽,还有58 亿美元的债务,前前后后仅用了8年多的时间。
这事直接把欧盟都干破防了。欧委会官员甚至透露:欧盟计划逼迫中国电池企业转让技术,来换取进入欧洲市场和获取欧洲系能源补贴的机会。自己搞不来,准备明抢了。
现在回头看啊,汽油车百年历史,咱们算是起步最晚的,结果被自己人吐槽水平不够,还找出各种理由,甚至上升到民族性上。
现在呢?这电池的历史才几年?这还是欧美日最早发明和发展的。没想到,才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不仅弯道超车,而且遥遥领先。而现在的西方,怕是连咱们的车尾灯都看不到,甚至我们手把手教,他们都做不出来,那些说电动车没技术,全靠马斯克开源的人,还不赶紧出来狡辩一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