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说到隐身技术,美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说是处于霸主地位。

比如世界上最先造出来的隐形飞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发的F117A战斗机

这款飞机1981年首飞,第二年就开始服役,九十年代参加了多场战争,被美国吹嘘为一代神机

结果在1999年的时候,被击落了。

F117A战斗机隐形神话才被击破,随即这种飞机就开始失去光环,步入了退役的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就是著名的F22横空出世。

美国依靠这些隐形战斗机确实占了不少便宜,近代的几场战争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其实隐形这项技术最先提出来的,并不是美国

最早是在二战期间,由德国首先提出来的,他们想要研发一种可以吸附电磁波的材料,然后将材料涂抹在舰船或者飞机上,从而实现将舰船在雷达上隐形的目的。

这项技术因为战争结束,也就停止了研发。

这个概念是不是很像如今的隐形技术原理?

再想想,当年美国接纳了多少德国的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吸纳这些科学家,美国还多次修改他们的移民法

这才有了后来的F117A,以及F22。

其实隐形战斗机不应该从F117A身上算起,应该从五十年代U—2高空侦察机算起。

U——2高空侦察机算是具有一定隐形功能的飞机。

当然概念是概念,还得有理论指导,美国发明的隐形技术的理论指导可不是在美国出现的,而是在苏联科学家的手里出现的

1964年,苏联的一位科学家,在《莫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在这篇论文在他提到了这么一个概念,物体反射雷达的强度,其实是和物体的大小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的只是物体边缘的比例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隐形战斗机的外壳,设计往往很科幻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把这个概念放到现实中,就是可以将一架非常大的飞机进行隐身,只要对它的空气动力的布局进行一个合理的设计

但这个比例要符合合理的设计,在当时看来想要找到平衡点实在是太难了,这就需要超算的配合进行不断的计算

不然设计出来的飞机,就算是能够隐形,也是一架故障频频的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年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之后,别说超算了,电脑都不够发达。

直到七十年代,计算机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的洛克希德的研究人员,再翻找各种科学文献的时候,发现了这篇论文。

这才有了后来的F117A战斗机的出世。

这就是隐形这项技术在战斗机上发展的简略过程。

再往后就是世界各国开始研发属于自己的隐形战斗机,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中国的歼20。

歼20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中国在这项技术的零的突破,还打破了美国在这项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那么如今中国的这项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

隐形技术的再次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20身上的隐形材料一听名字就知道是高科技,使用的是石墨烯技术。

这项技术好是好,但听材料的名字就知道会非常的贵。

如今中国在隐形技术上更进一步,不仅将隐形材料的隐形能力提高了一个台阶,其成本还拉入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程度

根据《南华早报》在八月十四号的报道,中国科研人员研发的这款材料,可以将红外辐射降低到98%的程度

而成本更是压缩到了一美元就可以购买一公斤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很想知道,中国的科学家他们在一项技术突破之后,再想什么?

居然能这么干?

把一款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材料,硬生生拉到一个白菜价的价格。

别说美国了,一般人听了都会吃惊。

这次中国的科研人员使用的材料是铁基材料,什么是铁基材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含有铁成分的材料,比如铁基非晶涂层

这种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硬度高、抗磨性和耐腐蚀性高,以及隐身的特点。

事实上美国很早就开始了对这一材料的研究,目的是为他们的航母等各种舰艇的应用。

显然这次成果的公布,中国走在了前边。

那么双方研究的是不是同一个东西,这就不得而知了。

有句话说的好,不看过程,看疗效。

目前看来,中国的疗效应该是最好的。

各种各样的隐身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隐身技术有很多类别,有视觉隐身,有微波隐身,有声波隐身等等。

战斗机的隐身技术更多的是针对雷达波的隐身,针对雷达波的隐身就属于微波隐身。

现在来说说其他的隐身技术。

视觉隐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觉隐身其实就是科幻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穿上一件隐身衣,身体就从人的眼前消失。

这话听着感觉在现实在不可能实现

其实这项技术在去年的时候,中国的科学家就已经突破了。

在2023年十月底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的褚君浩院士,在一场活动中,就表演了一个如同魔术一样的表演。

他让两名工作人员拿着一块玻璃,将他的下半身遮挡了起来。

第一眼看上去很正常,透过遮挡的玻璃可以看到下半身,但当工作人员将玻璃转了一个面之后,非常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褚君浩院士的下半身消失了,而他身后的背景却非常的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透过这种玻璃材料看过去,看不到褚君浩,却看到了他身后的舞台布置?

原理:

初中的物理知识告诉了我们眼睛是怎么看到物体的,简单的说物体发射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到眼睛里,就能看到物体。

如果光线没有进入到眼睛里,或者进入的光线比较少,就会变成暗色,甚至是黑色。

所以想要让眼睛看不见一个物体,理论上只要将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不进入人的眼睛就行了。

可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光线进入不到眼睛里,意味着看过去的是一团漆黑如墨的黑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隐形算不上隐形,因为在眼睛里依然留下了痕迹。

所以想要隐形,就要这么做,既要光线进入到眼睛里,还不让眼睛发现这个物体

说道这里,很多人感觉这个想法太过天真了,违反逻辑,光线都进去了,你还想欺骗眼睛?

是的,在东西还没有被制造出来,确实可以这么想,但如今褚君浩院士已经将事实摆在了眼前。

所以褚君浩院士所表演的这个材料,就是使用了这个原理。

首先他制作的这种材料,用显微镜去观察,是一个个微小的凸透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这里使用了凸透镜的两个特点,其一折射,其二哈哈镜原理。

折射会让光线的路径发生变化,从而减少进入到眼睛的关线。

但这么做还不够,毕竟还有一部分光线会进入到眼睛里。

这个时候进入眼睛的关线,就需要对眼睛进行欺骗。

怎么欺骗呢?

很多人应该玩过哈哈镜,人站在哈哈镜面前,影像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不是变的细高,就是变的矮胖。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将影像压缩成一个细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的如同一根针那么细小。

这个时候,如果在从哈哈镜上看影像,还能看到影像吗?答案是不能,谁会去注意一个细小的东西。

所以欺骗眼睛的程序达成。

说道这里,答案就揭晓了,这些材料上的凸透镜将影像进行了压缩,变成了细条状,于是肉眼看不见眼前的物体了。

道理说明白了,原理也就不那么神奇了,都是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一些现象。

其实只利用折射这一现象,也可以做到隐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使用高硼硅玻璃和甘油,这是两种折射率差不多的材料。

当高硼硅玻璃在甘油中移动,也会出现看不到高硼硅玻璃的现象,这是利用了折射率差不多的条件,让一个物体隐藏到另一个物体后出现的现象。

其实世界上对于隐身的研究有很多。

比如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发团队,研发出了一种隐身毯子

这种毯子在下方有一个梯形的空间。

人如果藏在一个普通的毯子下边,会突出一大块,藏是肯定藏不住的。

但隐形毯使用了特殊材料制作,藏入这个梯形空间之后,外边看过来居然是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神奇的发明,其实国外也有。

比如伦敦大学的一位教授发明了一套激光装置,他可以作用到原子上,让一类单一的原子消失。

什么意思呢?

机器猫的隐身手电筒应该都看过吧,手电筒往物体上一照,物体消失了。

这套激光装置,就具备类似的功能,只不过它现在只能做到让单一的原子消失

离这种隐形手电筒还有一段较大的距离。

再有一种就是针对如今无处不在的摄像头隐身衣

武汉大学就发明了这么一款衣服,这是一种通过图案来干扰视觉网络的发明。

而且在进入到夜晚的时候,还可以躲避红外线的侦查。

摄像头对于穿上这件衣服的人,就达到了隐身的效果。

所以隐身技术,在科研前沿是有很多分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