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电车市场卷的如火如荼,卷配置卷价格卷优惠卷补贴,市售车型中月度和季度销售榜单里大多以20万左右和30万左右的车型为主,这确实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消费市场的刚需主力类别,主要卖点大多由续航、充/换电效率,以及堪比百万级豪华车的配置为主,外形和内饰各种细节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不过车企们也没闲着,不断尝试推出售价接近百万甚至超过百万的电车,每每价格公布别玩引起轩然大波。如果按照目前国内新能源车销售市场的逻辑,花几十万就能获得百万豪车的配置了,那么百万级别的新能源车到底是在卖什么呢?这样的车会是老百姓的刚需车型吗?我们真的需要百万级电车吗?如果需要,它们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提起国产车,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形象?亲民实惠、性价比高,还是大众化的代步工具?如果是这样,那你可能要刷新一下对国产车的认知了。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突飞猛进,不仅在技术上日益精进,更是在高端市场上频频亮剑。让人惊讶的是,一些国产车型的售价已经突破了百万大关,甚至超越了不少合资豪华品牌。这个现象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近百万售价的国产新能源车,有人欢喜有人忧
前阵子,小米带着自己的原型车小米SU7 Ultra去纽北赛道输出有官方认证的6分46秒874,这也让小米SU7 Ultra原型车成为纽北全球最速四门车,这个成绩的背后,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毕竟多少年来,真正能够走上纽北赛道,并且夺得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确实是很难的一件事。众所周知,纽博格林北环也被称为“全球最难的测试场”,全长20.83公里,具有大量地势起伏、弯道数量,这也使其成为全球顶尖性能车的终极试验场“。
接着小米就向市场推出了SU7 Ultra原型车的量产版,预售价81.49万,当人们早已经习惯于只花30万左右就可以拥有一辆配置堪比百万豪车的国产电车,且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正卷的火热时,小米这个81万价位的电动四门车一出自然引起一片哗然,是小米飘了吗?是什么人会花81万去买一辆国产电车呢?小米SU7 Ultra只是有钱人的玩具吗?其实也不难理解,小米SU7 Ultra原型车的纽北成绩很有说服力,是一个有力的产品力表现,一次成功的背书。这款车属于是在一个情理之中的逻辑中产生、推进和收获。
假设中国有1亿汽车消费者,用一辆与纽北圈速原型车没有太大区别的量产版高性能车去圆少数人向往巅峰性能的国产Dream Car,这个思维和定位是合理且成立的。每个汽车品牌也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标杆型产品的嘛,这些产品本就不是该品牌的主力销售车型,大多用来表现其产品力。只不过意料之外的是,这款预售价81万的电车截止11月,已经交付了20000辆。请永远不要小看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请永远不要忽略消费者对待实际需求时的理性,强行定位高端又不具备卓越性能的话,也是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提起这个就让我不得不想起一款于8年前定价75.43万元的国产新能源超跑-前途K50,这款车曾经让很多车迷以为自己终于能够圆一个国产超跑梦,结果价格公布时就吓坏了大多数人,因为价格堪比德系跑车,让人们不禁对它期待值过于高,实际是这款车也只有一个有着多处“借鉴”痕迹却也还算融合到位的震撼外形。
内饰堆叠很多材料却始终没能跳出那陈年的廉价工艺,驾驶质感甚至不如一辆A级钢炮,巨大的电池只影响了配重布局却没能带来合理的续航能力,毫无舒适性的运动型座椅坐姿并不低矮之余角度直挺的像在开一辆货车,时至今日我也依然坚持用空有其表来概括这款车。某种程度上说,当时的车企在制造这款车的时候,是感性大于理性,虽然是一次尝试,但试图强行高端的定位导致不符合市场行情的定价策略失误,种种因素使得这款车遭遇始料未及的市场困境。最终这款车消无声息地停产了。
而国内市场上新能源造车势力中类似的车型还有不少,比如蔚来ES8,售价区间47.8万至65.6万。醒目的家族式外形设计,前置永磁同步电机与后置交流异步电机的组合,为其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输出。其最大亮点在于支持换电服务和高智能配置,如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和NOMI车载人工智能系统。
还有红旗这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品牌,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自主汽车品牌,红旗曾是国家领导人专用座驾的代名词。如今,它推出的E-HS9更是将国产豪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价格区间50.98万至77.98万。这款大型SUV不仅外观稳重、气场强大,内饰也极尽奢华。同时它还搭载了L3级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多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接着就是高合HiPhi X和高合HiPhi Z,售价57万-80万,两款车均以高科技配置著称,如可进化定制智能灯光系统和后轮转向系统,多轴位移车载数字机器人HiPhi Bot。单以高合HiPhi X为例,双电机设计,百公里加速3.9秒,这个加速表现在目前市面在售的纯电车来说,并不出众,让它成为网红车的原因,大概是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尤其是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展翼门。这种创新性和独特性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不禁让人质疑,这样的设计是否实用?是否真的值得如此高昂的价格。
这些接近百万的纯电车的出现,或许是反映了国产新能源车企在寻求突破和差异化方面的努力。然而,仅靠新奇的外观和智能化功能是否能够支撑起如此高昂的价格,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款车可能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者是少数人的一种新型玩具。
百万价位国产纯电车的市场意义
这些看似“不接地气”的国产纯电动车虽然在配置和技术上均展现了不俗的实力。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高科技配置究竟是不是实实在在的代步车刚需,近百万的售价到底是为科技所带来的实质性便捷性买单,还是仅仅满足了华而不实的噱头?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定价接近百万时,实际能够与全球已然深入人心的百年品牌抗衡的核心到底是什么?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纵观这些售价近百万的国产车,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它们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从产品力角度,这些车型与同价位的国际品牌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品牌底蕴角度,它们也缺乏足够的历史积淀和市场认可。那么,为什么还要推出这些看似不合理的高价车型呢?
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这些百万级国产车的意义或许并不单纯看重于销量和市场表现。它们更像是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端领域的一些探索和尝试。通过这些产品,国产车企展现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在向世界宣告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高价国产车的出现无疑拓宽了选择的范围。尽管目前可能还不够成熟,但它们的存在为未来国产高端车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真正打造出能够与国际顶级品牌媲美的高端车型,国产车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技术和设计,品牌形象的塑造、用户体验的提升、售后服务的完善等方面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投入。
68年积累下来的造车底蕴不该被抛弃
现在网上总是充斥着一种声音,中国自主品牌借新能源逆袭,推出各种豪华纯电车甚至电动超跑,主打性能强悍且降低门槛。虽然电动超跑面临重量和动力衰减等问题,但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不少品牌当家主理人频频认为自家纯电车能够加速燃油车退场。有趣的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选用的造车工厂是在68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里有着突出贡献的传统汽车制造厂。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忘了。
公元1956年7月14日,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货汽车从长春一汽总装线上盛装下线,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此开始起步,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滔滔不息的源头。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自力更生到打开国门,从寻找合资到最后民族自主品牌的逐渐成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诞生、成长到成熟螺旋式的发展历程。
说起让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到自主品牌成熟的关键阶段,那就要提及合资的价值,在中国汽车行业的舞台上,合资品牌是中国车企与国际汽车巨头携手共铸的创新力量。它们是合作的结晶,将各国的卓越技术、资金和市场智慧融合在一起,比如一汽-大众与德国大众联合将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和汽车电子系统完美同和,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前沿。比如广汽与本田的合作,跨越地域限制,通过共享资源和设施,让企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确保产品的经济性和竞争力,迅速在国内消费市场站稳脚跟且经过多年深耕蕴育出一个可观的潜在消费市场。
举个直白的例子,如果让我花80万去买一辆豪华定位的轿车,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需要在高合和奔驰之间纠结,如果你非要一个理由,那我就得说道说道,国内外车企和纯电超跑之前的博弈了。
欢迎线上购买《汽车之友》杂志
北京时尚
成都杂志铺
扫码进店,线上购买,快递到家
获取更多图文资讯,欢迎关注《汽车之友》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视频资讯,敬请关注《汽车之友》视频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