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邓小平的名字可谓无人不晓。他带领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邓小平所处的位置至关重要,当他决定卸任总参谋长之位时,挑选接班人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邓公对此高度重视。
1977 年 7 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恢复原职,当选为副主席。复位后的邓小平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然而,此时的邓公已七十多岁,尽管心中还有许多理想抱负未实现,但身体状况却拖累了他追逐梦想的步伐。
1979 年,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邓小平决定卸任总参谋长一职。中共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决定在各个单位和部门中挑选能够接替邓小平工作的接班人。原本中共中央希望由邓小平负责此次选拔工作,但他却拒绝了。邓小平说道:“如今社会上特殊的环境刚过去不久,如果由我来承担挑选接班人的工作,恐怕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也容易在党内滋生不良风气。”
虽然邓小平没有接受这项工作,但由于总参谋长的位置极其重要,领导着中国全部的军事工作,是掌握解放军权力的最高领导者,必须精心挑选能够完美胜任此职位的人。于是,邓小平邀请了几位老帅出山,共同参谋研究。其中就包括聂荣臻元帅,他一直在军中从事相关工作,对军队内部情况较为了解,中共中央也十分信任他们的眼光。选拔总参谋长的工作便由几位老帅主导,邓小平辅助进行。
那么,谁才是最适合的接班人呢?几位老帅经常举行内部会议,共同商讨合适人选。聂荣臻提出的第一个候选人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杨勇自 1930 年加入红军队伍,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当时,杨勇领导的新疆军区在外国挑拨下依旧保持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且他还担任着副总参谋长的职位,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经过多方面考虑,几位老帅和邓小平都认为杨勇是个很好的接班人选。然而,意外发生了,杨勇因性格耿直,坚守原则,容易得罪人。当他的对手得知杨勇即将担任总参谋长的消息后,向中央军委匿名举报了他。最终,中央不得不放弃杨勇。
邓小平和几位老帅重新筛选后,确定了第二个人选杨成武。杨成武参加过长征,在多次战斗中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兼任副总参谋长和军区司令职位。但由于杨成武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确定下来就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为了这次选拔,邓小平昼夜难眠,不得不请求叶剑英元帅的帮助。叶剑英对此也十分重视,派人从广州带信给邓小平。邓小平看到信后,拿着信前往几位老帅家中再次商议。经过多次争辩和讨论,最终确定了第三位候选人杨得志。杨得志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与前两人相比,他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工作能力也十分出色。最终,杨得志得到了众多认可,成功担任了总参谋长的职位。
在这里,我们不妨插入一个历史案例。三国时期,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为了挑选合适的接班人辅佐刘禅,他与诸葛亮等重臣共同商议。最终,诸葛亮不负重托,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邓小平和几位老帅的慎重与责任感,成功挑选出了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在之后的日子里,杨得志认真负责,坚守岗位,成功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引领中国走向更好的未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