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家庭生活中的争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这本书里,提到过有关亲子争吵的一项研究数据:
4岁儿童在与母亲谈话中,每隔3.6分钟就会起冲突;一家人一起就餐时,每顿饭会发生3.3次争执。
争吵往往因小事而起,然而话语却往往带着伤人的尖刺。

有位朋友曾向我描述她家里经常出现的场景:焦虑、一点就着的妈妈,沉默的爸爸,以及委屈的女儿。
有一次,女儿在家练习弹钢琴,妈妈趁着这个时间开始做家务打扫房间。但是女儿弹了不到5分钟,就问妈妈,距离老师要求的30分钟还有多长时间。
这个妈妈一听就炸了,认为孩子静不下心来练习,便批评到:“怎么一点耐心都没有,才五分钟就弹不下去啦?!给你花的钱都打水漂了!”
孩子听了感到非常委屈地说:“我真的只是想知道时间而已啊!你为什么总是误会我。”
两人各执己见,于是孩子带着敌意负气完成了老师留下的练习任务。朋友觉得气没处撒,便说起了丈夫:“看看你,就知道看手机,玩游戏,我忙的要死,女儿也不好好练琴,你呢,什么都不出力!”
丈夫估计是听习惯了这种话术,只是淡淡叹了口气。
最终家庭归于沉默,然而妻子带着埋怨,女儿带着怒气,丈夫也心中苦闷。

这样的场景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在面对家人的指责、批评等愤怒或其他情绪时的反应也不太一样,往往会有以下三种路线。
1、伤心路线
这是抑郁症患者常会陷入的路线。
他们在面对批评攻击时,会下意识地觉得批评者说得是对的,所有的责任都在于自己,然后陷入自哀状态,并继续将自哀的情绪延申到其他事情,会产生诸如“我真是一无是处”、“没有办法可以挽救这一局面”、“未来将会一片黑暗”等非理性想法。

2、愤怒路线
与伤心路线不同,愤怒路线则是一碰就炸,他们遇到攻击后第一反应就是反击,会急着去反驳辩解,然后主动给火里添柴,转而攻击家人,甚至翻旧账来数落家人,将怒火发泄给家人。
一般家庭矛盾的发生,都是遵循愤怒路线的规则。
比如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家庭矛盾,通常都是妈妈指责丈夫,不管不问,从不关心孩子学习。受到攻击后爸爸一般会采取愤怒路线,先是反驳自己也是尽力了的,然后反咬一口,就是因为妈妈平时太焦虑、太神经质,才搞得这个家庭不太平,孩子的学习问题也是由于妈妈情绪导致的。

3、乐观路线
这是我们要重点介绍的一种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用语言柔术来化解对方的攻势,进入一种理性的家庭沟通状态。
然而,想要完全掌握语言柔术来化解矛盾并不容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改变话语系统,并且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使用。
下面几个步骤,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柔术。
>>>消除敌意
当面临家人严厉批评指责时有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怼回去,当然这样一场冲突就不可避免;二是选择逃避,沉默和冷暴力属于这一类,看似表面风平浪静,但是背地里却暗流涌动且会造成关系长时间的恶化;第三种办法,就是运用技巧消除对方的敌意。
而第三种方法是最令人满意的,只要能平息住对方的怒火,你就是赢家,而且对方也会觉得自己胜利了,简直是一场双赢的战役。
而最快消除敌意的方法就是赞同对方。卡耐基在培训销售员时对他们提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与客户交流时,不管发生什么都要用肯定的句式开头。
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只不过第一句是先赞同再转折,第二句则是先抑后扬。然后再让被试评分,判断说话者的敌意,结果发现尽管句子含义相同,先赞同再转折给人的感受要远远好于先否定再转折。

诚然,对于某些尖酸刻薄的评价,想要赞同它非常难,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批评中找到部分事实,然后予以认可。
比如说我的某位小患者会对我说:你介绍的方法一点都没用。
我可以反驳说有多篇论文证明了这种方法的疗效。但是这样会破坏了我们的关系。这个时候不如赞同她,“你说的没错,心理咨询也不是万能的,我们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提高。”
在使用消除敌意策略时有几条游戏规则:
  • 不管你怎么批评我,我都需要想方设法认同
  • 我不得挖苦,阴阳怪气或是争辩
  • 必须实事求是,无论你的批评多么尖刻,我保证恪守游戏规则。
>>>学会“聚焦”
如果家人批评或攻击你,真正的意图可能并不是想伤害你,家人一方面是想帮助你,更多地可能是自己情绪的一种发泄。

虽然那些话听起来很刺耳,很多事在你的视角中有可能并不真实,但一开始就纠结对与错,并不明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家人的真正意图,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在了解家人意图时,不能轻易下结论也不要急于辩护,而是聚焦问题的核心,问得越详细越好,想办法从批评你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想象别人是来帮助你改善问题的,聚焦不满意的源头。
如果这种批评是含糊不清、乱贴标签、侮辱人式的,你更应该忍住火气,让他说详细点,要对方指出他到底反感你哪一点?
通常经过聚焦和澄清之后,对方会意识到自己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是因为自己当时情绪上头才说出这样的话。

比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忽介绍过一次咨询案例——某位父亲当着他的面指责孩子:“你已经15岁了,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点责任感,这个要求过分吗?”
当马歇尔使用聚焦的方法帮助那位父亲澄清完什么是所谓的责任感,父亲内心的需求真正是什么之后,这位父亲坦言:“我实际的意思是,他要听话,而不要固执己见。”他也承认,即使孩子真的很听话,也不能说明他是否有责任感。
可以看出,那位父亲在批评时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真实需求,只是一味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孩子提出要求。
而经过聚焦他的要求之后,他会逐渐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且觉察到自己可能是控制欲过强了,15岁+的孩子慢慢走向独立,所以这是一个家庭面临分离时的必经之路,并不是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反馈与协商
我们越是喜欢辩解,说明自己越是心虚,害怕不完美,于是我们会拒绝承认任何错误,极力地指责批评者,即使是亲人也不例外。

而乐观路线的一个前提就是: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没有必要任何事情都完美无缺。有时候接受批评并不会带来什么损失。
更何况很多时候你和批评者之间的分歧不关事实,而只关乎个人的立场,如果你能够机智地陈述你的看法,可能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比如关于孩子手机的使用问题,孩子会抱怨父母不近人情,许多时候手机是用来查资料,以及联系同学,促进人际关系的。而父母则会偏执地认为,这些都是借口,孩子就是想借机玩游戏。
看到没?这里的分歧仅仅是立场和看法不同。对于用手机查资料,父母是允许的,孩子也没有明确说需要用手机来玩游戏。这时要学会寻找双方能够妥协的共同点,来促进家庭达成协议。比如如下对话——
“如果允许你用手机,你能控制自己不玩游戏吗?”
“可以。”
“那咱们能不能商量一下,比如你用手机查资料时,我需要在旁边陪着;卸载掉手机上的游戏;我还想安装个游戏监控系统……你看怎么样?”
以此,来达成既让父母可以放心、孩子也可以合理使用手机的局面。
语言总是带有一种魔力,有些对话会令人陷入愤怒、埋怨,而有的话语却可以沁人心脾。家庭本该就是充满爱的港湾,我们可以在其中体会个中滋味,也可以在其中表露本真的自己。
切记,无论你被何种负面情绪笼罩,不要让语言成为伤害家人的工具。

作者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资深心理教育工作从业者。

作者: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