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一直是与人息息相关的物体。所以建筑物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地域不同也反映出不同的民俗、有些甚至能反映设计师的理念,科技含量等等。

建筑摄影是以建筑为拍摄对象、用摄影语言来表现建筑的专题摄影。建筑摄影的拍摄主题范围很广,可以是一栋建筑,也可以是建筑的群体或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可以是建筑的整体,也可以是建筑的局部;可以是室外,也可以是室内。

很多摄影爱好者都会遇到拍摄建筑的机会,在拍摄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在拍摄时多观察多注意,多等待多思考,也许拍摄出来的照片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一、利用框式构图拍摄建筑物

框式构图是构图中的一种,是利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的一种构图法。它能增加画面的纵深感,给画面增加趣味性。但是如果滥用此法,则会造成画面杂乱,甚至影响拍摄思想,让人不知所云。

很多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外形,有些甚至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地位。这些建筑物往往为我们利用框式构图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此片拍摄于天坛公园,主体是天坛的祈年殿。祈年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具有鲜明的外形特点和时代、历史特征。而进入祈年殿的红漆大门也是非常有历史特征的,这正好和祈年殿相呼应。选取好合适的机位后,等待的就是光线。让光线照射到前景的大门上,这也让处于暗部的大门能够受光,使得大门能够突出细节。同时,阳光照射上祈年殿后,也能更好的突出主体的立体感。

这里的框式构图不仅让画面有了纵深感,同时由于大门和祈年殿的呼应作用,让主体看上去更雄伟壮观。

二、建筑画面中加入人的元素

建筑本身就是为人服务的,建筑摄影中自然而然也能将人加入画面。有了人的建筑,建筑就有了“活力”。同时,人和建筑物之间也会形成对比作用,让观者对于建筑物的大小等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此片拍摄于福建土楼。黑瓦黄墙的建筑具有极强的地域特性。正巧阳光打在土楼的墙上,照亮了墙体一部分以及下山的道路上。如果单纯拍摄这个场景,不免显得有点单调,缺乏生活气息。这时候等待到一位穿着当地服饰的女士走下山来。在她走到光影中时,按下快门,这样不仅让人物和建筑之间形成对比,更能让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

三、活用镜头表现建筑特征

很多建筑都有其自身的特别之处,而有些镜头在拍摄时也会有着夸张的表现形式。如果两个元素相结合,有时候拍摄的画面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此片拍摄的是土楼。圆形土楼是最常见的一种形态。圆形土楼由多环同心圆组成,楼外高内低,楼中有楼,环环相套。倘若选择好合适的机位,将最外层楼作为前景,这样则更能突出环环相扣的特征。但是一般广角镜头并不能收纳进来。这时候鱼眼镜头就起到了作用。鱼眼镜头的夸张畸变不仅更好的与圆形土楼的特征相互呼应,并且能收纳进最外层的楼,这样环环相扣的特征尽显无疑。

四、发现建筑物本身的特征

很多建筑物自身有着极其优美的外观、线条、特征等。如果我们善于观察,通过这些建筑物自身的特征着手,有时候能将具象变为抽象,拍出一些很有特色的照片;有时候能将特征放大,拍摄出不一样但又韵味十足的照片。

此片拍摄于银河SOHO。这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建筑物内部结构,层层楼体逐渐递进收紧,每一层都是椭圆外形,最下面则有网格状物体支撑。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几何图形,将它们编排进照片中,则在突出建筑物特征的同时,也将具象变为抽象了。

岭南园林独具特色。它即有西方建筑的一些特征,同时不失中国园林的格局和特色,且小巧精致。拍摄时选取了一幅书法作为前景,这很好的突出了中国特色,反射进镜子中的,则选取了岭南园林独具特色的一部分。这样的结合,不仅放大了建筑物中独具特色的部分,且让照片充满了韵味。

以上的一些小窍门其实就是拍摄建筑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重要的还是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学会灵活的运用思想拍摄。切忌将这些方法作为教条,这样往往会弄巧成拙!

(本文作者:@北京尼采[关注他的LOFTER],网易数码摄影大赛获奖作者。)

推荐阅读:

达人课堂:巧借水面拍出不一样的古建筑

达人课堂:利用留白拍摄中国古建筑

你想和数码达人一样,跟大家分享你的数码器材使用技巧和摄影/后期经验吗?达人课堂是网易数码的原创教学栏目,由数码达人亲自传授宝贵经验,教你轻松玩转数码器材。只要你喜欢数码,都可以在这里分享智慧,让更多的网易读者成为你的粉丝。

专题地址: http://digi.163.com/special/classroom/

网易数码达人课堂

欢迎加入网易数码博客交流QQ群:237221446,体会分享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