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作为购物的爆发点,历来是商家分秒必争的销售节点。今年,不少互联网企业通过“赊账”的方式进行营销,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据上海苏宁透露,首次在实体店亮相的“全民授信”服务市场反响强烈,仅10月1日当天就有超过5万人向苏宁“借钱”成功,总额超过1.6亿元。来自蚂蚁金服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在网上消费“赊账”方面,上海消费者最能买。

节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中国网购用户调查报告》,报告结果显示,2014年网购用户线上消费的78%是对传统线下消费的替代,剩下的22%是由网购刺激所新产生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网络零售渠道,这部分消费就可能不会发生。

显然,网购对于传统购物方式的替代,以及对消费的刺激作用都十分明显。现如今,当先消费、后买单的“打白条模式”进入网络购物,必然会对消费产生新的刺激。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国庆黄金周以及接下来的“双十一”,网络购物的销量将会再度攀升,也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网购、选择“赊账”。

尽管不收钱先发货看上去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相信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企业能够也肯定可以比较充分地评估消费者的信用,做好自我保护。现在看来,敢于让消费者打白条的都不是“小本经营”的商家,只要控制好资金回笼的周期,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我们与其为商家担心,不如多为那些被“勾引”的消费者操操心。虽然打白条购物买得很爽,但欠了钱迟早是要还的。诸位网购达人,尤其是“剁手党”还是一定要“HOLD住”,该踩刹车的时候一定要踩。

看看此前媒体的诸多报道就会发现,现在信用卡不断透支,还不上卡账的“卡奴”实在太多。网络购物打白条其本质和使用信用卡差不多,所以购物归购物,欠钱归欠钱,还是应该量入为出,理性消费,不能因为暂时不用交钱,就买一堆用不着、性价比不高或者超出消费水平、给自己增加额外负担的商品。

10月3日《北京青年报》报道:30多岁的蔡女士无固定收入和职业,然而在10年时间里,她在6家银行办理了12张信用卡,恶意透支180万余元,用于日常消费和购买奢侈品,最终因无力偿还,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10万元左右罚金,之前欠款还将终身追缴。对此,有评论认为:在“卡奴”获刑之余,银行也该为此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蔡女士没有固定收入和职业,却能在6家银行办理12张信用卡,信用卡申请“门槛”如此之低,等于是给欲壑难填者设下了“陷阱”。

一方面,我们期待网购白条千万别走上信用卡的老路,相关部门也应该早一点为这个新生事物定出规矩;另一方面,网上购物可以打白条,换个角度来看更体现出“信用价值”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更期待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千万不要轻易“损伤”自己的信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