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它其实和发烧音响没什么关系

[中关村在线音频频道原创]Hi-Fi,或者HiFi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一个词。虽然对这个词的定义一直有争议,但有两点大家的认识是相同的,一是器材比较昂贵,而是声音比较细致。在一个追求什么都高清的时代,音频的高清也不甘落后,各种高清数字音频格式不断被推出。不过对于老烧来说,似乎对高清音频的兴趣不是很大,反而是对模拟声的追求成了资深烧友的一个标签。

提到模拟声,发烧友们大多首先想到的是黑胶。的确,黑胶作为模拟声的最典型代表已经深入人心,也被无数高端Hi-Fi发烧友所推崇。不过,还有一种模拟声往往被发烧友所忽略,这就是磁带。虽然专业级的磁带曾经是录音母带的载体之一,但对于大部分民用级磁带来说,在音质上还是无法与黑胶相比的。80后以及年龄更大一些的朋友一定对磁带沙沙的底噪记忆犹新,随着聆听次数的越来越多,声音会慢慢糊掉。

磁带这样显得粗糙的声音恐怕大多数人不会认为它与Hi-Fi有什么关系,不过它与我们今天要说的Lo-Fi倒是有着密切的联系。Lo-Fi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它与发烧音响并没有什么关系,也不是指比较初级的Hi-Fi,它更多是指与录音器材有关的粗糙音效,回放设备并不是它关注的重点,后来它又逐渐演变成摇滚乐的一个流派。下面我们就详细谈一谈这个Lo-Fi吧。

第2页:从不得已到专门追求的效果

从不得已到专门追求的效果

与Hi-Fi的含义“high fidelity”相对应,Lo-Fi也是“low fidelity”的缩写,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低保真”。从名字上你可能已经能够大概猜测到这是怎样的一种音效。Lo-Fi这个词是1986年末由William Berger提出的,此人是WFMU电台的一名DJ。WFMU电台是一个由听众赞助独立运营的社区电台,总部设在新泽西州。William Berger每周会在自己的节目中留出半小时时间给听众讲解家庭录音技术,这半小时的节目就被他命名为“Lo-Fi”。

家庭录音通常都没什么太好的录音器材,因此录出来的音乐音质自然不能与专业录音棚比拟,说刚能满足自娱自乐虽然有点过,但也绝对好不到哪去。而将Lo-Fi发扬光大的还是一批美国地下乐队,这些地下乐队在组建早期都没什么钱,买不起好的录音设备,也租不起好的录音棚,但在创作上又有录音的需求,要在地下圈子内交流DEMO,小规模发行自己的作品,因此只能在廉价的录音设备(多数是便宜的四轨录音机)上录音,录出来的效果自然是粗糙原始。

我们在文章前面提到了磁带,而这些地下乐队早期的时候绝大多数正是以自制磁带的方式进行交易,后来也有一些独立的厂牌开始为这些地下乐队发布正式的专辑,比如成立于1982年、由Calvin Johnson经营的厂牌K Records,就为Lo-Fi代表乐队Beat Happening和Beck等乐队发行了一系列的专辑。

人们将这些乐队称之为Lo-Fi风格的乐队其实并无嘲笑之意,低保真也是客观事实。不过虽然在早期的时候Lo-Fi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不得已而为之,但随着人们对这类音乐审美取向的改变,逐渐认识到了其实这样粗粝音效的音乐也别有一番魅力。与制作精良的唱片相比,这些低保真唱片显得生气十足,透露着艺术家们最原始的艺术才华。这与流水线上生产的那些唱片完全不同,是对前者的巨大反动,具有激进的革命意义。

Lo-Fi还往往与噪音音乐流派结合起来,很多时候甚至很难将二者分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独立摇滚乐中极为重要的一极。当人们接受了这样的音乐之后,低端录音设备不再是辨识Lo-Fi音乐的标准,艺术家可以使用高级的设备,但故意营造出磁带涂层的声音失真与嘶嘶作响、又糊又干的吉他声、各种环境采样声等等。至此,Lo-Fi已经脱离了录音设备的属性,而变成了专门描述代表这种声音效果的音乐流派。

这种反传统审美的艺术受到了新乐迷的狂热追捧,也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成就了一批Lo-Fi风格的乐队,像Beat Happening、Beck、Sebadoh、Pavement这样的乐队就成为乐迷们津津乐道的Lo-Fi大牌乐队,他们嘈杂而混乱的唱片占领了地下音乐市场并成功突围到地上市场,成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音乐偶像。

写在最后:

其实除了Lo-Fi之外,还有No-Fi。这两种音乐在音效取向上差不多,都是以粗糙的音效而闻名。不过No-Fi称之为单独的流派并不适合,因为它所涵盖的音乐类型要更广,从早期朋克到原始黑金属都有涉及,是个更加纯粹以音效来形容音乐的名词。也因此,人们对它的认可程度也没有Lo-Fi那么高。如果你厌倦了精致的录音,想换个口味来聆听,不妨尝试一下Lo-Fi甚至No-Fi音乐,保证能令你耳目一新,厌恶还是喜欢就看你对音乐的审美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