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人眼里的福岛事件: 现阶段更关注流感预防

摘要:新华社的一组有关日本福岛核电站辐射量爆表的新闻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需要的不是恐慌,而是如何应对。根据东京电力公司最新对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内部拍摄的视频图像分析估测,2号机组安全壳内部最大辐射值可能达到每小时530希沃特(1希沃特为1000毫希沃特),人若暴露在这种辐射中几十秒即可致死。而在近日,继中国外交部发布赴日旅游安全提醒后,2月1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其官网也建议在日侨胞及赴日中国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计划。

时至今日,关心核污染的不仅仅是日本国民了,有报道称,美国海岸已经检测到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说明核污染物已经进入全球的环境大循环。而对于公众而言,无论是30年前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还是6年前的福岛核电站事件,核事故一旦发生,公众的健康就可能受到威胁。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2号机组虽检测出很强的辐射量,但只是原子炉融穿处的放射量,而不是周边地区,更不是东京和日本全国的平均放射量。由于没有放射性物质释放,不会造成广泛影响。“核辐射好比凶猛的老虎,只要关在笼子里,再凶猛也无需害怕。”朱茂祥说,也正因此,日本福岛的核辐射不会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在其官方微博称,2月8日晚,用北京核仪器厂制造的检测仪,在东京市中心赤坂、歌舞伎町现场测试发现,辐射量分别为00.14希沃特、00.13希沃特,而这一剂量的放射量可忽略不计。

第一财经记者在和多位常住日本的友人沟通后了解到,尽管日本人民对此事也比较关注,但并不恐慌。“相比较核污染,现阶段我更关注今年流感的预防,目前流感在日本已经有200多万人感染,它比核污染更让我害怕。”其中一位好友表示。

不过她也透露,现在她的日本朋友们也会比较留心食品安全,买农产品等时会仔细查看产地,尽量不挑选福岛及周边产地的产品。来自日本农业部门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现在,产自福岛、茨城、宫城等城市的农产品、乳制品销量依旧低迷。

在前段时间央视有报道一起来自福岛海域的海鲜走私案件,一度引起热衷海鲜消费的群众担心。但事实上,中国官方对日本入境的海产品、农产品、化妆品等把控一直非常严格,如果是在正规渠道买到的正规食品,没有必要担心有核辐射残留。

从事出境游日本线路多年的金姓导游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日本国内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对核辐射的检测。其中在原子能监管委员会网站更是能看到日本全国的每小时放射性物质检测结果,除紧邻福岛核电站的大熊町、浪江町检测到辐射量超过10 Sv/h外,其余地区辐射量基本属于正常范围。

他表示,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问题是存在的,不过并没有报道所说的发生大规模泄漏,也暂未发现地下水受到污染。日本国内媒体对于核电站事故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也是一直都有报道。近期前往关西、四国、九州等离福岛县较远的地区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游客自身有顾虑的话还是暂时不要去吧,毕竟旅游还是应该带着快乐的心情出发”。

随着核能发电的迅速发展以及放射线技术在工农业、医疗领域的不断运用,放射事故时有发生,那么,面对突发的放射性事故,我们该做些什么?《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曾做过有关说明,一旦突发,建议人群在放射性污染物到达以前躲在室内,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砖、土坯、沙袋将窗户加以屏蔽。与此同时尽可能快速撤离:撤离的人群应是受照剂量较高、可能发生确定性损伤效应的较小人群。此外,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化钾片以作必要的防护。

此外针对突发事故,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彭瑞云也表示,在个人防护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呼吸防护:可用防尘口罩,也可用手帕、纸巾、餐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如果将口罩或其他防护材料浸湿,其防护放射性物质效果更佳。体表防护:可用任何着装用品如帽、头巾、雨衣、手套和靴等,并可翻起衣领、围上围巾、扎紧袖口和裤脚等方法,可减少体表放射性物质的沾染。消除放射性物质沾染:皮肤除沾染的最好方法是淋浴,在没有淋浴的情况下,可用水洗身体裸露部位,如脸、手、颈部等,特别应注意有油泥的部位以及耳、鼻、眼周围,应进行彻底擦洗。一旦发现有异常放射性物质或上述不适症状,应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王悦(第一财经记者陈姗姗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