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的含义

狭义:行动方案的确定和决定;

广义: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提出、选择并实施行动方案的活动,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简单来说,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就是决策。

二、决策的基本程序

1 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认识和分析问题是决策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

重要是因为问题不清,无从决策,问题找错,一错百错。

困难是因为真正的问题常常为众多的表象所掩盖,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

尽力获取精确、可依赖的信息

2 明确目标

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

明确所要获得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3 拟定方案

管理者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方案的拟定考虑三个基本要素:决策目标、外部环境、组织内部条件

4 筛选方案

评价标准:决策目标指标化,按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系数(权重)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评价和选择方法:仔细考虑各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

方法鉴定

5 执行方案

调动各种相关资源,以保证方案的顺利执行

有效处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6 追踪检查、评估效果

将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看是否出现偏差

决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决策的基本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1 头脑风暴法

将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

①独立思考,开阔思路,不重复别人的意见,但鼓励巧妙地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设想。

②意见建议越多越好,不受限制

③对别人的意见不作任何评价

④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意见

⑤不强调个人的成绩,应以小组的整体利益为重

⑥与会人员一律平等,各种设想全部记录下来

2 德尔菲法

请专家背靠背地对需要预测的问题提出意见,决策者将各专家意见经过多次信息交换,逐步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得出决策方案。

①选择好专家

②决定适当的专家组

③拟定好意见征询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名义群体法

①成员集合成一个群体,但在进行任何讨论之前,每个成员独立地写下他对问题的看法;

②经过一段沉默后,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想法提交给群体。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向大家说明自己的想法,直到每个人的想法都表达完并记录下来为止(通常记在一张活动挂图或黑板上)。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之前不进行讨论;

③群体开始讨论,以便把每个想法搞清楚,并做出评价;

④每一个群体成员独立地把各种想法排出次序,最后的决策是综合排序最高的想法。

4 电子会议

是群体预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先将群体成员集中起来,每人面前有一个与中心计算机相连接的终端。群体成员将自己有关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案输入计算机终端,然后再将它投影在大型屏幕上。

(二)定量决策方法

1 确定型决策方法

单纯选优:根据决策要求,从结果明确的方案中选择合适的方案。

直观判断法

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

2 风险型决策方法

决策树法(Decision Three)

3 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在非确定性决策中,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为未知,不能以客观概率求得各行动的预期收益,决策者可运用主观判断评定概率,并借助上述技术进行分析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