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美国都号称自己是“民主的灯塔”,要照亮全世界,但不久之后,“灯塔国”就要面临电力短缺的窘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著名媒体《华尔街日报》,在近日发布了一篇名为“美国高科技雄心没有足够的电力”的文章。

这篇文章以美国国内经济增速较快的佐治亚州为例,介绍了佐治亚州通过种种举措,吸引了众多企业在佐治亚州投资高科技产业,包括微软、谷歌等美国企业都已经进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佐治亚州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电力不足,这一点,让咱们中国人忍俊不禁。

对于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这些高科技产物的耗电量有多高,全世界也只有咱们中国人最了解,别的不说,上亿的网民,每天刷短视频、点外卖、打车……所有的这些通过手机进行的行为,背后都需要大数据处理,其中耗费的电力,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我国能源局最新数据,我国2023年全社会用电总量接近9.3万亿千瓦时,规模以上发电量接近9万亿千瓦时。均位列世界第一,且远超第二名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在用电高峰仍需限制部分高耗能企业用电,以保障居民用电。

那么可想而知,以基础设施破旧著称的美国,面临的情况有多么的难堪。

为了保障高科技企业的用电需求,佐治亚州政府上调了预计电力需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佐治亚州政府上调需求太多了,已经超过电力公司能够提供的极限,这意味着电力公司需要冒着风险,加大投资,建设新的发电站。

这一系列行为最终必然会导致电价上涨,而佐治亚州的居民以及企业,似乎不愿意为上涨的这部分买单。但如果佐治亚州政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很可能会导致电力不足,直接影响企业运行,甚至可能让部分高科技企业萌生离开佐治亚州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电力短缺这个问题,无疑是非常致命的。有很多国家,因为自身基础设施不完善,但又对电力有大量需求,就催生出了跨国买电,比如越南的轻工业生产需要的电力,有部分就进口自中国。

但电力的运输,不像水一样,你修个道儿,它自己就可以跨越全中国,电力传输,路程越远,损耗就越大,因此,损耗极低的超远程电力传输技术,放眼全世界那都是顶尖技术,这项技术在谁手里呢?咱们中国手里。也正是凭借着这项技术,中国才有能力对全国各家电厂发出来的电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甚至有余力开发、探索更加先进的储能技术。

只可惜,毫无合作诚意的美国,肯定是得不到咱们的技术支持的,但美国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中国的光伏和风电产品,不仅满足了发达国家对于环保的追求,还能在为企业供电的同时,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可谓是多管齐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恐怕美国也意识到,中国新能源产业对于美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拜登准备提高针对中国的关税时,并没有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

但说到底,美国闭关锁国的行为,最终受伤最多的,也只有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