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有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良性竞争,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从拉美到欧洲,中国生产的电动公交车正走俏。

据新华社报道,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5月20日在北部港口城市塞萨洛尼基对首批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正式在希腊投入运营表示欢迎。这些中国车将为当地民众提供现代化绿色环保的乘车体验。

外界认为,在电动巴士领域,中国企业又一次成为强大的参与者。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有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良性竞争,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中国绿色巴士备受青睐

塞萨洛尼基街头,这批蓝白相间的电动公交车正安静稳步地行驶,车身上方“零排放 电力”的字样格外醒目。

除了绿色环保,车辆配备了不少现代化、人性化的设置,比如手机充电口、为腿脚不方便乘客准备的坡道等,并能满足希腊市场车辆使用年限长,防腐要求高的环境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电动公交车行驶在塞萨洛尼基街头 图GJ

2023年10月,希腊基础设施和交通部与宇通客车签署250辆新型电动公交车的采购合同。今年4月,电动公交车陆续交付并接受运行测试。5月18日,首批46辆电动公交车开始在雅典投入运行。预计到6月底,全部250辆电动公交车将加入雅典和塞萨洛尼基的巴士队列。

希腊公路交通运输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特凡诺斯·阿伊亚索格卢此前表示,这批电动公交车“已被证明远远优于我们设定的标准,将真正改变雅典的交通”。

无独有偶,马耳他扎布客运公司不久前从中国引进了一批大型纯电动旅游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马努埃尔·扎布表示,中国纯电动汽车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质量过硬,引进中国纯电动汽车将有助于马耳他交通发展实现减排降碳目标。据他介绍,目前马耳他公共交通系统已有约30辆中国品牌的大巴车投入运营。

除了欧洲,拉美国家对中国电动公交车也青睐有加。有报道指出,许多拉美城市,如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和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正在中国制造商的帮助下推动其传统公交行业更绿色环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巴西圣保罗州拍摄的中国产纯电动大巴。图源:新华社

中国车企推动良性竞争

中国电动公交车在全球市场的优异表现引发不少海外机构的关注。探其原因,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除了产品自身质优价美外,还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明智决策,即较早开始推动电动汽车领域发展,并将公交车作为一个重要抓手,这既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也出于技术方面的考虑——公交线路是固定的,这意味着当车辆完成一轮运营时,它就能回到停车场充电,这个里程对电池制造商来说是可控的。

此外,有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建立了更友好的贸易环境,使得诸如拉美等地区对与中国开展贸易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数据显示,2020年,智利成为中国以外拥有最多电动巴士的国家。2023年,圣地亚哥的公共交通运营商宣布,从总部位于北京的福田汽车公司订购了1022辆电动巴士,这是该司彼时最大的海外交易。

不过,与此同时,包括公交车在内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也面临一些无理打压,比如,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并鼓吹中国产能过剩,指责政府补贴,而个别媒体甚至将中国电动巴士视为海外同行的又一大“威胁”。

一些海外业内人士和机构对此予以了驳斥。据新华社报道,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日前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良性竞争、促进产业迭代和成本降低,进而改善整个行业发展态势,从整体来看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有很大帮助。”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深海贝

编辑 深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