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姜萍成为被消费的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旧故麻袋

姜萍是谁?

一个“天才少女”,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取得了第12名好成绩的17岁女孩。

一个“懂事姑娘”,一个即便中考考了610分,为了不增加家庭负担和自己的服装设计师梦想,明明可以上普高,最后却选择了中专学校的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才少女、中专女孩、家庭贫穷这些词联系在一起,当爽文故事照进现实,话题度和热度随之而来。

一开始的画风还是能理解的。

这样一位中专女孩,因为喜欢数学,在课余自学数学,还请教数学老师为其指导,最后在全球数学比赛中过关斩将,排到了第12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在她前面的,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是哈佛、剑桥的名校生,排在她后面的是全球奥数竞赛的金奖得主、专门研究数学的研究生和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她的事迹值得被看到,值得被称颂,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特别是当下身处困境和泥潭之人。

可因为官方媒体报道,热度一下子就迸发了,她天赋异禀,被网友寄予厚望,被贴上“天才”、“高手”等标签。

话题开始爆发,姜萍的数学老师、姜萍的学校、姜萍的家庭被曝光在网友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人员被采访,姜萍母亲表示感谢网友的关注,几位关心姜萍的长者话里话外都在向网友表示:给姜萍一点空间,让她好好应对接下来的决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路大学也借着东风开始宣传学校的数学系,刚好高考结束,就当招生宣传了。

因为姜萍说过一句想要去浙江大学数学系,结果浙江大学的电话都被打爆了,都开始责问浙江大学为何不特招姜萍。

网友开始传又有几所大学对姜萍抛出了橄榄枝,还有一部分网友为今年江苏省高考状元打抱不平,因为他/她的热度再高也高不过姜萍如今的热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话题被衍生出来,网友又怎会错过这样的热闹,特别是键盘侠们,眼红热度的同时,又觉得嫉妒,于是画风开始变得邪乎。

有人开始质疑姜萍的中考,扒出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力证姜萍的中考成绩确实够不上重高的分数线,只能上上普通高中,那么选择中专确实比普通高中有用多了,网友们便认为姜萍并不是因为家庭的原因选择了中专,并不值得被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姜萍的自学微积分也被键盘侠们所质疑,他们翻看过往的采访资料,指出姜萍写在黑板上的数学题论证有误,还有人说姜萍写的数学公式有误,说她犯了基本常识错误。

最后还传出了姜萍作弊、姜萍找团队替考等传闻,键盘侠的“子弹”比预想的要来得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以为这些看着就假的说法大家并不会理会,没想到越演越烈,连达摩院都不得不出面澄清相关传言,但键盘侠们还是不死不休,觉得姜萍不可能做的出这些数学题,还有人称有数学老师的微信对话截图,老师说姜萍数学还会考不及格。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网友想为姜萍证明的速度抵不过谣言生事者的制造速度,很快网上出现了“数学丁真”的说法。

更有甚者,因为流量,天天在姜萍家的院子里拍视频、做直播,姜萍所在的村和学校也成了一些自媒体博主搞直播和拍摄短视频的首选地。村民表示,从6月13日起就没断过,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局面,明明是一件值得拿来炫耀的、庆祝的、开心的事,结果却演变成了如今这般乌烟瘴气的模样,话题是“王者”,但有时候也是“刺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捧再杀,键盘侠们自己的逻辑闭环,从来不管中间的那个人,会被中伤到什么程度。

媒体过多的关注,已经对姜萍的生活造成了打扰,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断挖掘姜萍的个人信息,可过度报道只会对姜萍造成伤害,希望媒体们和网红们不要将姜萍当做追逐热度的工具。

可以想象,一旦她在后续的决赛中发挥不好,成绩达不到网民的预期,很可能会迎来一场舆论轰炸。质疑者会再一次攻击姜萍,将她推下“神坛”……但我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希望姜萍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听见,钝力感强一点,让键盘侠们的“子弹”都没打到靶上,让流言飞一会,自会不攻而破,自会随风而逝。

希望姜萍能用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最后的决赛,无论成绩如何,能挺进决赛,都是好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