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有七兄弟,除了梅童鱼、小黄鱼、大黄鱼、鮸鱼、黄姑鱼五种常见的外,还有非常珍贵的黄唇鱼和毛鲿鱼,之所以将七种鱼称为“黄鱼七兄弟”,源于它们都属于硬骨鱼纲的石首科,最大的特征是耳石发达,脑袋中有一颗鱼石。那么到底该如何才能分清楚这七兄弟?让福建老宁海人给你娓娓道来。

在家乡福建宁海,黄鱼可说是“大海第一鱼”,因此大脑中有关黄鱼的各种话题特别多。首先想到的是让黄鱼遭受灭门之灾的“敲梆船”。大、小黄鱼是东海舟山渔场的四大鱼类之一,1970年黄鱼旺发,渔民滥抓酷捕,发明了一种“敲梆船”,只要在船舱内敲响竹筒、铜鼓等响器,水下的黄鱼就会被震得晕头转向,翻肚朝天。

由于黄鱼的鳔会发声,在大海里优哉游哉的黄鱼群时不时地会鸣声歌唱,渔民便循声追捕,黄鱼的鱼子鱼孙都被一网打尽。当时鲜、咸黄鱼只卖一角多、甚至七八分一斤。

一次,一位老渔民谈起鱼名时告诉我,黄鱼有七兄弟,除了梅童鱼、小黄鱼、大黄鱼、鮸鱼、黄姑鱼五种常见的外,还有非常珍贵的黄唇鱼和毛鲿鱼。

之所以将七种鱼称为“黄鱼七兄弟”,源于它们都属于硬骨鱼纲的石首科,最大的特征是耳石发达,脑袋中有一颗鱼石。当然石首科还包括其它一些鱼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体延长,侧扁,体长约40-50cm。金黄色。尾柄细长。鳞较小,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8-9行鳞。

七兄弟中最常见的是黄鱼。黄鱼又名黄花鱼,包括大黄鱼和小黄鱼,因通体金黄而得名。很多人以为大、小黄鱼是同一种鱼,其实是有差别的,小黄鱼只能长到20多公分,而大黄鱼能长到50多公分。两者的区别在尾巴和鳞片,小黄鱼尾短鳞大,大黄鱼尾巴细长鳞片略小,一般人确实很难区分,好在味道是一样的。

梅童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童鱼

梅童鱼因头部较大又名“大头梅”,鱼如其名,童稚可爱,最大的也不过10公分左右,通体金黄,娇嫩鲜美。除鲜食外,梅童鱼加工的烤头叫梅子烤,是烤头中的上品,今日宁海城乡居民鱼汛季节仍在加工。

黄姑鱼又称黄婆子,家乡人称“黄三”,此名非常形象,因为此鱼也是通体金黄,较似黄鱼,仅次于大黄鱼、小黄鱼,位居老三。如今养殖的黄鱼还不如黄三鲜美。

黄姑鱼其实也是一个家族,还有白姑鱼、黑姑鱼、叫姑鱼,前两种从颜色上区分,白姑、黑姑俗名白婆子,但叫姑鱼无法辨别。

黄姑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姑鱼

与黄鱼、梅童、黄姑鱼不同的是,七兄弟中的鮸鱼长得黑不溜秋,但外形还是与黄鱼相似的,味道也不错。与黄鱼一样,如今鮸鱼也在大批养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唇鱼

珍贵的黄唇鱼、毛鲿鱼很难见到,它们是石首科中的大个子,可长到1米以上,黄唇鱼可长到1.5米以上。在海洋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大部分渔民可能一生都难捕到一条。

现在难觅黄鱼,无疑是大自然对人类滥抓酷捕的报复。过去渔民捕黄鱼是以吨为单位的,而现在只能以条为单位了,大黄鱼就是金条,一个鱼汛能捕到数条已经是上上大吉了,市场上数两重的黄鱼也成了抢手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月初舟山大黄鱼拍卖现场

即使在东海渔乡,对40岁以下的人来说,红烧大黄鱼、大白鲞已是很陌生了,市场上看到的都是头圆嘴小腹大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养殖黄鱼,而野生黄鱼经常要为口腹而奔劳,嘴是尖的、大的,胴体是瘦长型的。这是区别养殖与野生的窍门之一。目前养殖的大黄鱼仅20多元一斤,野生的则要加上十倍左右,因此很多奸商以假乱真,牟取暴利。

转载声明

本文转载自《宁海新闻网》,作者竺济法。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