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网红是在2016年腾讯游戏嘉年华。这些男男女女浓妆艳抹,低眉浅笑,衣品极高,还有一副瓜子脸,这些人举手投足都表现出一种屏幕美。 去年又听了一个知识网红,彭小六的讲座。他长得不帅,但是打扮干净,说话井井有条,张口就是震撼观众的强效干货,他总是传递一种拼搏,高效的正能量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说美女网红。这些网红化妆的样子完全不同于电视明星或者电影明星。她们的妆容更浓,很适合手机屏幕夸张式的完美展现。他们穿着打扮很有风,极其容易被复制,只要我们用美拍,去同样的地方,摆差不多的姿势,我们也能创造出“网红风”。所以她们亲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红的概念其实和电视明星,电影明星无异,只不过它们媒介不同,呈现的方式也有差别。互联网拉近了人际沟通的距离。电视明星可以凭借电视剧,综艺节目,通过积累起来的观众粉丝成名,代言各种电视广告。网络红人也通过自己的图片,衣着,化妆技术,积累起大批粉丝,然后以个人名义建立起自品牌,吸引大量的投资和专业人士。网红的优势是,她的特长离我们的生活更近,我们的需求点和她们的特长更容易发生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网红身后有巨大的粉丝群,也就意味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所以网红不仅仅是个社交属性产物,慢慢也成为了经济渠道。虽然我们可以看到淘宝网红店主上亿元的收入,但是我们也有大批的网红遭遇淘汰,迷失。网红圈渐渐变成了当年的娱乐圈,大量的人想红,想复制别人的成功道路,但是带来的结果是同质化严重,入门门槛变低,导致了社会对这种“职业”的偏见。

很多少年网红在成名后也开始迷失,他认为外貌是一切,他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他为别人欢笑,扮演另一个角色,最后只留下虚荣。到造梦变成了一种潮流,同质化内容多起来了,竞争也自然会成为常态。平民明星也需要通过个性特征或者才艺留住自己的粉丝。

知识网红的崛起,应该是随着《罗辑思维》热播慢慢衍生出来的概念。知识网红在这两年也开始呈几何级增长。他们有的会做ppt,有的教时间管理,有的教写作,有的教育儿。他们开始通过课程收费,出书,举办各种线下活动,慢慢成为一个知识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需要一个穿越时空的,由个人意志选择的群体。互联网可以聚集这些人,网红成为了我们某种意义上的精神领袖。网红也必然会为了这些共同意志,越来越产品化,人设化。和某些产业连接起来,也自然会赚钱。

游戏主播是网红,蛇精美女是网红,罗振宇,马薇薇,肖晓,咪蒙都是网红。网红是现代社会的常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