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在杭州举槌的西泠2017春拍里,有一件重器引起我的关注,这件重器是西周的青铜器,是唯一存世南宋宫廷旧藏。兮甲盘是宋代宫廷收藏唯一可见之实物,也是宋代及宋代以前所有记载中唯一传世之重器,可谓流传年代最久远的国宝重器。在这场拍卖上还有另外七件青铜器,小四一并介绍。

西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青铜兮甲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高11.7cm;耳距直径47cm 估价:咨 询 价

兮甲盘最早记录于南宋的《绍兴内府古器评》,属宫廷藏器。作者张抡生卒年不详,活跃于绍兴、乾道、淳熙年间,官居知阁门事。书中命名“周伯吉父匜盘”,“铭一百三十三字”,节录王年、月相、受赏、器主并加以释论。北宋晚期著名的《宣和博古图》不见此物,可知徽宗时代兮甲盘尚未收入大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兮甲盘高11.7厘米,直径47厘米,敞口浅腹,弧底,下原有圈足。外置双附耳,耳与盘壁有细柱支撑。整器造型图案简约,耳内外两侧,装饰连续鳞纹。腹身口沿下外壁,装饰兽体交连纹一周。两种纹饰皆属兽体变形纹,流行于西周中、晚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腹内铭文十三行计一百三十三字,因内有重文四字,故史籍有言其一百二十九字或一百三十字者。铭文如下:

隹(惟)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各(格)伐□1□2(玁狁)于□3□4。兮甲从王,折首执□5(讯),休,亡敃(愍)。王易(赐)兮甲马亖匹、驹车,王令甲政(征)□6(治)成周亖方□7(积),至于南淮尸(夷)。淮尸(夷)旧我□8(帛)畮(贿)人,母(毋)敢不出其□8(帛)、其□7(积)、其进人,其□9(贾)母(毋)敢不即□10(次)即□11(市)。敢不用令(命),□12(则)即井(刑),□13(扑)伐。其隹(唯)我者(诸)侯、百生(姓)氒□9(贾),母(毋)不即市,毋敢或入□14(阑)□15(宄)□9(贾),□12(则)亦井(刑)。兮白(伯)吉父乍(作)般(盘),其□16(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篇大意为:在五年三月既死霸的庚寅日,周王开始到□3□4地区讨伐猃狁。兮甲跟随周王,杀敌俘获,圆满功成。王赐给兮甲四匹马和驹车,命令他征收管理成周与周边的粮草,范围至达南淮夷地区。南淮夷过去就是我周朝的赋贡之臣,不敢不交纳他们的丝织物、粮草和劳役。他们的商贾不敢不到周朝管理的集市贸易。敢不执行命令,就施加刑罚,进行征讨。希望我周朝诸侯百姓的商贾全部到集市去,不能再非法贸易,否则同样处以刑罚。兮甲制作这件青铜盘,希冀长寿万年无疆,子孙后代永久珍用。

小四记得在青铜器收藏的领域类似有这样一种说法,铭文的字越多,就越值钱。而且这件兮甲盘又是宋代宫廷收藏唯一可见之实物,最终的成交价也许会是个新纪录。

商晚期青铜光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高17cm 估价RMB: 3,500,000-5,000,000

此件侈口方唇,束颈鼓腹,沿上设一对立耳,圆底下承三条柱足。颈部环饰弯角兽体鸟纹,以扉棱间隔,腹饰垂叶蝉纹,均以云雷纹为地。弯角鸟纹的特征是在鸟的脑后有一弯角,角根粗壮,向下弯曲,尖部向上,流行于商末周初。蝉纹同样在此时流行,双目突出,不做翅翼,多用于辅助纹饰。在鼎腹部时,多竖构图,此件就是一例。鼎腹内壁近口沿处铸有“光”字铭文。鼎下垂的鼓腹,根部略粗的腿,都与安阳西北岗商末束颈立耳青铜鼎相似,为商晚期器。器形周正敦厚,铸造工艺精湛,尺寸虽小然体量厚重。

商晚期青铜龙纹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带座高27cm;高20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此件通体红褐色包浆,沉稳细腻,是经表面除锈抛光烫蜡等工艺呈现的效果。清宫旧藏青铜器,多由清宫造办处清洗拔锈打磨,后在周身以蜡烫之,呈暗红色并有蜡质感,此法便为烫蜡法。据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中记载:“干嘉以前出土之器,磨砻光泽,外敷以蜡。”可以让青铜器历经千年而不腐,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清宫旧藏商代中期叔方彝、清宫旧藏商代晚期析子孙父乙扁足鼎和西周晚期颂鼎,皆采用烫蜡法。通过对故宫清代宫廷旧藏的青铜器对比分析,判断该此青铜觥极有可能为清代宫廷青铜遗物,弥足珍贵。

此件青铜觥具有十分鲜明的商周青铜器范铸工艺特征。鋬与器身采用商代晚期常见之分铸插接工艺铸造,榫卯结构十分明显。鋬首内至今仍残留有商代铸造时所采用的范土,土质十分坚硬。器腹内仍清晰的可以看到垫片。该器圈足前后有两个对称的芯撑孔,是铸造时为了防止泥芯与范面结合而刻意设计。觥的底部呈现数条横竖交错的网纹,其目的当为防止在腹底与圈足拉接处因铸造应力产生裂纹,进而提高铸造效率。

西周早期青铜史述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铭文:史述作父乙宝簋飤。

说明:青铜簋始现于商代早期,西周时期开始盛行且样式多变。其用途多为盛放黍稷的食器,使用之时常与鼎搭配组合。《周礼·秋官·掌客》言:“鼎簋十有二。”郑玄注:“合言鼎簋者,牲与黍稷俱食之主也。”即为此意。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周礼·地官·舍人》中记载:“凡祭祀,共簠簋”。西周时期,青铜簋与列鼎制度一样,常出现于重大的宴飨和祭祀活动中,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簋与鼎的组合代表着贵族等级、政治权力与经济地位的高低。这套制度让当时社会长期处于稳定与平衡,因此王侯贵族铸造礼器铭文,祈福保佑宗族延绵不绝。

此件青铜簋方唇沿,侈口束颈,垂圆鼓腹,高圈足,下有狭边。两环耳上有兽首,下有扁方耳垂。颈部一周,装饰长冠凤纹,每面两凤相对,居中有花式扉棱。凤纹长冠逶迤,长达背部,末端回卷,长尾飘飘,极为华丽。凤鸟纹在商末开始大量出现,尤其是西周早期到穆王、恭王,被称为青铜的凤纹时代。腹内有铭文“史述乍父乙宝簋飤。”铭文中,“史”是官职,商周时代,史的职能是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后逐渐演化为姓氏。“述”是器主名,“父乙”即“述”的父亲,“飤”作食器之用。参考陕西所出“廿七年卫簋”器型,两者基本同时,结合铭文书写风格,断此件为西周早期晚段器

西周早期青铜子刀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高26.2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尊与彝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代之后开始专指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尊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商早中期,以圆体尊为主,鼓腹折肩,圈足上多带开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尊和觚形尊。方尊与圆体类似,折肩上多圆雕兽头数个;觚形尊又称大口筒形尊,形似青铜觚,只是体较粗。此件青铜尊即是觚形尊典型器。敞口,颈部光素,近腹部处有两条弦纹。腹部扁而鼓,浮雕兽面纹。圈足外撇,其上亦有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带。圈足内有铭文“子刀”,为阳文字体,较为少见。由器型及铭文推断,属西周早期器。

还有另外三件,小四就不介绍了,这周六就要拍了,很是期待第一件会有什么样的价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