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日,解放军8架轰6K战机和2架运8特种机分两个方向再次绕飞台湾,台湾出动IDF战机进行近距离拦截监视,并首次公开了拦截画面。IDF战机距离解放军轰6K非常之近,飞行员应该能互相看到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台军”现役主力战斗机之一的“经国”号战斗机,或许现在很多人已经看不起了,甚至网络上还出现了IDF不如J-8B,J-7E的论调,然而这些人似乎已经忘记,作为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第一款第四代战斗机,当年IDF服役的时候,大陆可是还处于三代机时代,IDF再弱也不是这些三代机能比的。那些唱衰IDF的论调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本期,小编将聊聊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经国”号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DF全名(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 自制防御战机),是台湾在美国技术协助下设计开发的一种轻型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具备视距外作战能力,针对目标为解放军大量装备的歼-7、歼-8战斗机和对地攻击飞机,力求在质量上取得优势。IDF又称F-CK-1战斗机,俗称“经国”号战斗机,用以纪念蒋经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 年代末期以来,台湾空军老旧战机的更新计划一直受到挫折,最初中意的 F-16A/B 美方拒绝出售,连专为出口发展的低档战机 F-20 虎鲨 和 F-16/79,也因为大陆与美国于 1982 年签订的八一七公报而落空,台湾不得不“自立”研发战机,新战机的研发在美方允诺技术支援下于 1983 年展开,并称该机为 IDF。IDF 于 1994 年开始量产,1996年形成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DF 的机身参考了外国许多先进战机的设计,机体为传统的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复合材材料的用量很少。机身和机翼采用融合设计方式,用以提高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和机体抗载,另外座舱弹射椅倾斜30度,可协助飞行员承受较高的G力,它的最大抗过载为9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翼根前方的边条翼一直延伸到座舱两侧的方式和 F/A-18 十分相似,小后掠角中单翼,尾翼是带下反角的全动式平尾翼加上一副垂直的尾翼构成了IDF 的主要外形结构。机头微微向下倾,加上气泡形的座舱使飞行员拥有良好的视野。飞机采用三余度数字式电传线控飞行行控制系统,这套由三台飞行电脑组成的飞行控制系统是由美国的利尔公司引进,整套飞行系统的尺寸很少,全重只有大约 20 公斤,而且采用模块设计,便于更新和维修。由此可见IDF的机体设计水平达到了四代战机的主流水平,高于歼7E、歼8B\D、米格29A早期型,苏27S,近似于幻影2000,F16A\B早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DF 的机载雷达是由 APG-67 改良而来的“金龙-5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拥有 15 种操纵模式,包括八种空对空,七种空对地,具有超视距空战的能力,对空最大搜索距离为 148 公里,对地最大搜索距离为67公里。IDF 的航电系统较为先进,装有一台多功能抬头显示器,座舱有两台多功能显示器,能显示导航,通信,雷达和武器信息等,一套 H423 型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能为飞机提供准确的导航,而且能为飞机的火控系统提供攻击所需的导航资料。IDF还装有雷达警告接收机和电子对抗装置。由此可见IDF的雷达性能高于歼7E、歼8B\D、米格29A、苏27S,F16A\B早期型,近似于米格29SM、苏30MKK、幻影2000、F16A\B后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力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战机的飞行性能,并对其空战格斗和武器装载能力有重大影响,目前现役新战机的推重比都大过 1,剩余推力可提供飞机更灵活的飞行性能。受美国政策的影响,经国号战斗机只能使用两台小推力的TFE-1042-70发动机。依简氏年鉴的资料显示,它的军用推力 2,732.94Kg,最大后燃器推力 4,195.8Kg,发动机的推重比值为 6.95。由于 TFE-1042-70 的推力不大,致使外界对 IDF 的推重比值表现质疑,目前尚未公布 IDF 的重量数据,正确的推重比值尚不清楚,但以 IDF 尺寸相近的 F-16A/B 为基准,粗略评估 IDF 可能的性能表现:F-16 在满油箱且无外载状况下的净重约 10,432.8Kg 左右,IDF 由于尺寸略小,内载燃油较少且发动机较轻,相同状况下的净重约为 8,618.4Kg 至 9,072Kg 之间,两具 TFE-1042-70 的后燃总推力在 7,711.2Kg 至 8,391.6Kg 之间,约为 0.925,就单纯的防空作战而言,IDF 的推力表现应可以满足需求,推力不足的问题不如传闻中严重。就发动机推力而言,经国号的水平在第四代战斗机中是垫底的,与主流超音速教练机或歼7E\M相近,但是其技术水平仍然优于歼7B、歼8-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DF 的固定武装为一门20mm M61A1 火神炮,配置方式与 F-16 相似,皆位于机身左侧翼前缘边条板根部,但弹药仅 400 发左右。IDF 共有 8 个挂点,除了AIM-9和天剑一型,天剑二型空对空导弹外,尚可传统式炸弹,子母弹,激光制导炸弹和 AGM-65 小牛导弹。为增加航程,IDF 机身中线和翼下内侧挂架尚可挂载 567 和 876 升的外载油箱,最大负载下可加装 3 具 876 升外载油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IDF 可配备的武器系统不少,但由于主要以执行防空作战为主,故空对空导弹为最重要的配备,IDF 最多可配备四枚天剑一型和两枚天剑二型空对空导弹。由于台南空军基地仍库存着数量庞大的 AIM-9P-4 导弹,因此台南基地的 IDF 战机将以配备 AIM-9P-4 型 导弹为主,AIM-9P-4 具部分全方面攻击能力,但不具抗红外线干扰能力。清泉岗空军基地的 IDF 战机所配备的是天剑一型空对空导弹,具有全方位攻击能力与抗红外线干扰能力,超视距导弹都将装备自产天剑二型空对空导弹,主动雷达制导,射程超过 70Km。IDF武器系统能力优于歼7B\E\M、米格23M、米格29A\S早期型,近似于歼8M,F16A\B中期型、幻影2000,苏27SK,不如苏30MKK、F16后期型、F2、米格35、歼10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经国号战斗机的水平只相当于第四代战斗机初期的水平,在目前大陆大量服役第四++代战斗机及第五代战斗机歼-20的情况下,经国号战斗机确实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然而其在中国航空史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IDF是中国自研成功的第一种第三代战斗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实际上IDF的发动机虽然受美国限制只能用2台小推,但是这小推也是采用FADEC技术的,而至今大陆还未能在量产发动机上使用。技术源自APG-67的金龙53雷达在当时性能也属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大陆装备的J-7系列战斗机,除了逆向仿制米格-21MF的J-7C/D以外,到2004年才在J-7G上配备了火控雷达,机动性能也仅仅是接近三代机的水平,而且和IDF一样航程短、载荷低。J-8系列战斗机,虽然配备了火控雷达,然而到96年才第一次配合PL-9勉强实现了超视距攻击,但是其发射时距目标仅十几公里,到了2004年以后J-8F型才真正配合PL-11/12具备了超视距作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陆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研三代机是2004年交付,2006年形成完全作战能力的歼-10/歼-10A,而IDF是93年开始交付,96年形成战斗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台湾的航空工业已经和大陆拉开了极大的距离,在当前歼-20即将交付部队的时刻,台湾甚至连当初研制IDF的技术力量都流失了,不过这并不能改变IDF在中国战斗机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看过一个IDF的纪录片,毫不偏颇地说,也是可歌可泣,和我们研制战机一样,被别国封锁猜疑歧视等,那时候台湾军方和中研院是铁杆正蓝,片中多次出现为中国人争口气类似的话。所以,尽管是对手,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都是中国人自己做的东西,应该客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