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比较重要、农民非常重视的,土地确权无疑排在首位。在农村,土地就是根本,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城镇化发展必然要实现农村的变革,农村变革只有从土地改革才能真正促进城镇化向前发展;国家也出于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地确权明确农民的具有合法、受法律保护的使用权,让土地价值也得到提升,自然农民对确权很重视。2018年是农村土地确权最后的年份,在确权结束之前,有4件事农民要重视起来,别吃亏了。

1、退出农村土地要慎重

其实不管是否落户城市,如果要退出农村土地需要慎重考虑。首先,如果落户城市,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压力不大,可以考虑退出土地,获得一笔补偿;其次。但如果落户城市,没有稳定的收入,考虑到未来回到农村养老,这种情况保留土地使用权和承包权,比较靠谱;最后,土地确权之后,价值攀升,一旦退出想再申请,基本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农村分户要趁早

分户的目的,要么是子女结婚和落户城市,需要分户;要么没有宅基地和一户多宅,想通过分户申请宅基地和分配宅基地。不管什么原因,一个事实就是,以后分户变得严格。土地确权后,宅基地审批更加困难,所以要分户申请宅基地的,要尽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管理好农村土地和房屋

农村土地改革之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土地使用不规范、农村建房违规现象较多。闲置、荒废宅基地以及坍塌、长年失修的房屋会被收回,超过两年宅基地未恢复使用,集体有权收回。未来农村土地管控将变得严格了,所以要按照规定,不要违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想保留土地的迁户口要谨慎

以前将户口迁走的,现在迁回来比较麻烦,也很困难。随着土地确权,农村户口和土地值钱了,很多农民想着将户口迁回农村。殊不知,现在取消农业户口,迁回来也是农村居民户口了。一旦迁走了,就不是本集体成员,不再享受宅基地使用权。如果未来想回农村养老的,想保留宅基地,户口最好不要全部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土地确权对农民来说,是重大利好,不但明确和保护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而且提升土地价值,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不过随着土地确权进入最后阶段,以上这4件事农民务必要重视起来,慎重考虑,别吃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