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年之中最高温,最湿热的时节,最近的天气都是这样“烤”过来的。又热又湿,人的身体自然就熬不住,甚至出现了流感,中暑,发烧感冒等症状。为什么夏天就会那么容易生病呢?而冬天就不呢?其实是我们夏天的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加上三伏天的“火上浇油”,自然而然,身体就垮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天,想要自己的身体不被打垮,那就得预防,从我们的不良习惯开始,只要牢记这“6不做”,就是一个很好的预防。

1、不要暴饮暴食,注重荤素搭配

暴饮暴食很容易导致肥胖,现在社会上普遍“三高人群”都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饮食,高脂肪高热量摄入过量,导致患病的。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平时也要注意饮食,尽量少吃凉性、油腻的食物,多以温补、清淡的食物为主,减轻身体的消化负担,帮助身体调养体内的器官运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不宜大量喝绿豆汤

三伏天很多人为了解暑降温,很多人都喜欢喝绿豆汤。绿豆汤虽好,但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从中医的角度看,属寒凉体质的人,例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能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特别是处于月经期的女孩子,不宜喝绿豆汤,以免引发痛经。

3、不要把啤酒当水喝

夏季炎热,很多人喜欢把啤酒当水喝。有关研究发现,经常喝啤酒者易发胖,原因是清爽的苦味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使胃口大开,进食多就会增加了热量。

啤酒本身也含丰富的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各种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蛋白质和氨基酸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氨基酸在体内可生成糖,再转变成脂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不要没有吹干头发就睡

在夏季,很多人刚洗完澡洗完头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这样会很容易导致湿气入侵身体。所以,夏天最好把头发吹干再入睡。还有最好不要10点之后洗头,晚上洗头因为头皮的毛孔张开,吹风不能吹的完全干透的关系,人会容易受凉,容易头痛。长期如此会气滞血淤,头昏等症状。

5、冷饮不能当降温,不要吃太多的冰冻食物

三伏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会选择喝点冷饮,或者吃条雪糕降降温,其实这是不好的。如果实在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解暑西瓜不适宜多吃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西洋参是夏天最好的补气药之一,是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以毒攻毒,我们不能吃什么,也就代表着,吃,也可以祛湿排毒,但是吃主要吃什么呢?其实我们家里就有一种祛湿排毒食材,那就是薏米,薏米堪称祛湿排毒中的战斗机。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红豆20克、芡实5克、枸杞2克

做法:将薏米、红豆等洗净,红豆、薏米要提前浸泡1小时,然后将所有材料盛入炖盅,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炖3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糖,即可食用。(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节粥的甜度,但建议不要添加大米去煮,因为大米是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薏米山药芡实粥

材料:山药、薏米、芡实适量即可、红糖调味适量。

做法:三种食材打磨机打成粉,加足量水大火熬开,转小火熬1小时。熬时要不停的搅动,以防糊底和溢锅。熬好后盛入碗中可调适量红糖。

除了吃以外,我们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运动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如果喜欢养生的话,晚上回家后还可以泡一下脚,舒缓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