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投资下滑明显,智能家居外热内冷

2013 年-2015 年,智能家居早期投资稳步增长,并于 2015 年达到峰值 77%。在此以后,交易份额一直在走下坡路;当前数值为57%。迄今为止,早期阶段最大的交易是向Audio Analytic提供5.5亿美元的A系列投资;后期交易份额已经超过了2016年的数字,从2016年的1%上升到目前的8%;“其他”交易,包括可转换票据和公司少数股权投资,从15%急升至25%。截至今年6月底,2017年共有28笔交易,其投资价值约为1.88亿美元。根据目前的运营数据,智能家居创业投资活动预计将达到65笔,共计4.35亿美元,较上一年度交易量下降29%,资金下降42%。

2016年,美国以 97.125 亿美元成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容量最大国家,中国则为 5.2 亿美元,位列第四;从智能家居普及率的增长情况来看,美国以 5.8% 位居第一,而这一数据在中国仅为 0.1%,差距之大令人震惊。尽管全球范围内,智能家居仍属于孵化阶段,未被广泛应用;但仍可窥见,智能家居在国内市场屡屡碰壁,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境地。

二.智能家居落地缓慢,成熟发展尚需时日

智能家居正在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之中,2017 智能家居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智能家居应用服务落地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不断增加,成熟发展尚需时日。据研究机构 Research and Markets 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将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在2020年前,中国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然而,尽管前景向好,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一时难解。

首先,目前智能家居生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场景碎片化、兼容差和操作复杂等硬伤仍未完全解决,消费者难以深切体会到智能家居的智慧与便捷,对智能家居的“高冷”印象有待改观;其次,智能家居领域缺乏配套法规和统一标准,行业内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普遍体验不佳,口碑难以提升,自然难以带动消费者的买单之举;再者,产品价格和消费习惯也是阻碍智能家居普及的主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航电子 · 智能家居

三.数据解读,把脉智能家居市场硬伤

自智能家居的概念诞生以来,一直缺乏明确标准表明能为消费者提供怎样的服务,这使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认知一直处于较模糊阶段。33.5% 受访者表示听过智能家居但并不了解;有一定了解的占比 49.2%;仅 12.2% 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相关产品。尽管智能插座、智能门锁、空气质量检测等门槛较低的智能产品的出现,大大提升了消费者对智能家居功能应用层面的认知度,为智能家居的普及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但距离真正的智能化还有一定距离。

此外,根据调查,79.2% 的用户看重智能家居功能的实用性,认为更高花费应获得更强功能的家居体验;受科幻片中智能化生活的影响,加之现在消费市场的主要推手是以 80、90 后为主的年轻人,所以有 40.0% 的用户是出于喜欢高科技产品而选择智能家居。智能家居企业应高度整合产业链,统一行业标准;应真正把握用户需求,切实解决日常生活中真正存在的困扰;智能家居的操作系统在设计上也应做到简单易上手,实现傻瓜操作。随着虚拟现实、体感控制、语音识别等相关技术的完善,智能家居的实用性也会稳步上升,届时,科幻电影中的全智能生活还会远吗?

四.小结

智能家居之风在国内吹了一段时间,但仍难入寻常百姓家,原因有三:首先,各大厂商各自为战,难以在同一的平台上达成共识;其次,智能家居行业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最后,智能家居设备价格较为高昂。破局关键在于回归用户本质,深耕产品、技术研发和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