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三年间几乎不曾间断的枪炮声在朝鲜中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杂乱落后的万国造武器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推回了三八线。在苏联援助下装备状况改善后,又与美军围绕三八线血战两年,终于迎来了胜利。通过一系列图集,我们来看一看这场令全世界难以置信的战争。

鲜为人知:朝鲜战争中的国产“高技术”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102毫米6管火箭炮,这或许是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制造最精密的武器,部分设计影响到了今天世界知名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中的国产6管火箭炮,这种武器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又被用于援助越南人民抗美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51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这种武器是根据1950年第一次战役中缴获的美制火炮仿制,我军一般用它执行反坦克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后坐力炮在当时属于最新武器,二战后才开始装备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在朝鲜也广泛使用57毫米无后坐力炮,成为战场一线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90毫米火箭筒在朝鲜战争中成为我军威力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该武器解放战争期间开始仿制

入朝初期:万国造Vs武装到牙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使用的主要是美制M1917步枪,这支枪在美军中恶评如潮。被当做剩余物资大量援助国民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制M1903步枪在解放战争期间仅装备了如74师一类的国民党“精锐”美械部队,志愿军实际装备数量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制“三八大盖”步枪是志愿军入朝初期许多部队的标准装备,这支步枪射击精度不错。但到1950年时,已经是完全落后于时代的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时代仿造德国毛瑟98K步枪而成的“中正”式步枪,志愿军也有装备,不过由于其弹药与日式武器和美式武器不能通用,数量并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制92式重机枪在志愿军中是宝贵的重要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捷克造”(ZB-26)轻机枪在朝鲜战争中已经不多见,原因也是它使用的7.92毫米子弹不容易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美械”部队使用的“加拿大”轻机枪(加拿大生产的“布伦”机枪),它与“捷克造”机枪有血缘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造”冲锋枪,该枪为美国“汤姆森”冲锋枪的仿制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M1卡宾枪由于曾被大量援助给国民党,所以也成为了入朝时志愿军的重要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老的“民24”式重机枪在朝鲜再次披挂上阵,不过它与所有德式口径武器有同样的问题,弹药不好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军人那个时代最热衷的武器莫过于“盒子炮”,这是山西制造的“晋造17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制9毫米毛瑟是“盒子炮”中的极品,非常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整的“盒子炮”还包括可以作为枪托用的枪盒与一套维护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制90毫米迫击炮是志愿军入朝初期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制120毫米迫击炮对于志愿军来说算是罕见的“重武器”,数量极为稀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92步兵炮实际只是一种能够直射的迫击炮,但在中国,它算得上是“重火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制75毫米炮在志愿军手中是绝对的“重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在军事博物馆里保存有一门的日制105毫米加农炮,这种武器在二战后期日本一年只能生产不到10门,在志愿军手中更是属于志愿军司令部直接掌握的“秘密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M3冲锋枪志愿军也大量装备,但美军这种“狗大户”般浪费弹药的打法是中国军人不能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919A6轻机枪是一种参加过二战的老枪,在朝鲜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人手一把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火力强度简直是超乎当时中国军队的想象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的BAR自动步枪实际充当轻机枪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一把中美两军都有装备的武器,M1919A4重机枪,但美军的弹药量却是志愿军无法企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水冷式M1919机枪志愿军也有装备,但看看美军这忙不迭装填弹药的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军队极为罕见的“超级武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在美军这边只能算是“小兄弟”,看看旁边的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根本没有的155毫米榴弹炮在美军这边已经实现了自行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的203毫米榴弹炮,需要八个人完成装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0毫米榴弹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初期美军的M19式40毫米自行高炮对志愿军步兵威胁极大。志愿军的回忆录中经常提到这种“双管坦克”,它的每一发炮弹威力都相当于一发手榴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缺乏反坦克武器,因此美军甚至把“牧师”105毫米自行榴弹炮当做坦克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5毫米美国山炮在朝鲜一般被当做直射火炮用来轰击志愿军步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6自行高射机枪在朝鲜几乎没有飞机可打,变成了美军最喜爱的反步兵武器,它的4管12.7毫米机枪的弹雨也令志愿军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争初期,美军的M4A3E8坦克在与朝鲜人民军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中这辆车被涂上了老虎头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M46中型坦克,它是美军最好的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百人队长”坦克是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最强大的坦克,战争中后期它常被当做固定火力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南朝鲜军队的57毫米反坦克炮至少也是有中型卡车牵引的,与志愿军的马拉人扛相比可算是“洋气”得很了

志愿军装备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图中可以看见志愿军51年开始装备的苏制武器,包括DP机枪和RPG-43反坦克手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开始志愿军陆续换掉了万国造的杂式装备,使用苏械,图为DP机枪,中国人常称之为“转盘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堑壕战阶段,志愿军极为喜爱的武器,PPsh-41冲锋枪,图为带64发弹鼓的早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实际装备的大部分是后期型PPsh冲锋枪,采用32发弹匣,虽然弹药少了一半,但是可靠性比弹鼓大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美军正在把玩战场上得到的PPS冲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PS冲锋枪的结构比PPsh简单轻便,志愿军称之为“铁把子”冲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制郭留诺夫机枪,由于带有一个小小的防盾,在战争后期的堑壕战中它可以大大降低射手的伤亡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绘制的中国木杆手榴弹图片,看得出美军也很重视这种最常见的中国武器,不过对于他的威力美军就没什么好话了,他们称之为“木柄震撼手榴弹”,也就是说几乎不能炸死人。当时中国工业实力尚弱,大部分手榴弹装填的还是黑火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许多志愿军回忆录中会提到的武器:苏制手雷。这是RPG-43反坦克手榴弹,因为装药量大,对人员也有很强杀伤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RPG-43手榴弹投掷后的样子,布条的作用是确保手榴弹朝下爆炸,靠聚能效应摧毁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美国绘制的反坦克手榴弹使用方法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制反坦克地雷,在反美军“装甲劈入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辆被炸断履带的M4A3E8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备改善后的志愿军加强了打坦克训练,图中可见两名战士正准备投掷RPG-43反坦克手榴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坦克部队装备了部分苏制斯大林-2重型坦克,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这种坦克的参加战斗的文字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备82毫米“喀秋莎”火箭炮的志愿军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发射的“喀秋莎”火箭炮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5号T-34-85坦克在一场战斗中单车击毁4辆M46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人民军使用的SU-76自行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可见一辆被摧毁在道路中间的朝鲜SU-76自行火炮

堑壕中的“一枪一命”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美军攻入平壤,一名狙击手正使用M1903步枪瞄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堑壕战中,中国发起冷枪冷炮运动,图为著名狙击英雄张桃芳,注意他使用的莫辛纳干步枪并没有安装光学瞄准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中后期,不少美军狙击手使用M1C半自动狙击步枪,这种步枪甚至可以安装夜视仪,在志愿军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对付志愿军狙击手,美军甚至将光学瞄准器装在M2HB机枪上。张桃芳回忆他就遭遇过使用这种武器的美军狙击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对付美军狙击手的办法也很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