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个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最纯洁的、可爱的,像一个天使来到父母的怀抱,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更是寄托着家长们无限的期望和未来。

曾有一位宝妈对我说:“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总爱说脏话,甚至又一次当着同事的面说,弄的我非常尴尬…”我问她当时是怎么做的?她回答我说:“我当然是严肃的训斥他!告诉他这样特别没礼貌!还气的在他屁股上打了两下……”
这个宝宝刚满3周岁,宝妈说她已经教育了很多次了,不仅不见效果,反而宝宝越来越爱说,实在是非常无奈。当孩子开始出现不良行为,说脏话、爱动手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共同来讨论一下:

一、从生长规律看宝宝说脏话

心理专家指出,从生长发育的规律来看,1岁以前的孩子处于“口欲期”,所以他 们总喜欢抓到什么都放到嘴巴里;1到3岁的孩子处于“肛欲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学习控制大小便,除了排便本身会带给他们愉悦的感觉外,能够控制大小便也能带给孩子成就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所以,一说到“屁股”、“尿尿”这类词就像说到“糖果”一样,会引起孩子愉快的联想,他们自然就想说。特别是孩子3岁以后,语言驾驭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开始能够把这些词自由地使用在日常会话中。一些语言发展更早的孩子,可能两岁多就开始把“屁股”挂在嘴边了。

二、从成长氛围来看宝宝说脏话
孩子生长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和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宝宝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会去模仿身边的一切,因为还不能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又是坏的,所以他的模仿也仅仅是模仿,说的脏话也和其他语言是一样的,宝宝注意的更多的是字句的发音,和家长们听到之后的反应。
三、家长反应过度会适得其反
家长们一听到孩子说脏话就火冒三丈,大声呵斥,甚至动手惩罚,这样不仅不能遏制反而会起到“强化”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渴望关注的孩子,当他们发现一说这些词会引起大人的强烈反应时,他们会说得更起劲,以期望引起家长更多的关注。如果家长管教过于严厉,有些孩子还会把说这些词当做“对抗”的方式。

四、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一是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说粗话也是如此。父母对此要采取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要尽量让孩子避免接触周围不良的语言环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更要以身作则不说粗口,尽量多说礼貌用语,例如“谢谢,请,好吗?”如果家长一旦不小心说了,要向孩子解释,并坦诚检讨:“刚才因为我不高兴,说出了那句话,那是不对的,你不要学。”如果偶尔听见别人说了一句脏话,他也跟着学了。父母应该告诉他:“这句话是骂人的,不好听,宝宝不要学。”

二是转移注意力。家长们听到宝宝说脏话不用过于紧张,孩子度过这个年龄段,视野更加丰富,兴趣转移了,对说这类词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

三是正确引导。 家长们要学会分清宝宝说脏话是“模仿”还是发泄情绪,有的孩子会觉得说脏话可以对内心情绪的释放,那么家长们可以正确引导宝宝用其他语言来代替,例如:“我要生气了!我很生气!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